健康養身★輔具怎麼選? 身體能力評估優先

輔具怎麼選? 身體能力評估優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受傷、失能者及老年人,生活中不能缺少輔具,但適合的輔具怎麼選呢?專家建議,先經由治療師評估身體各方面功能,具有復健潛力的病患,應減少臥床、拉長站坐時間,才能避免體力退步,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高齡化世界第一

根據經建會推估,2018年國內65歲以上長者占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再過8年將增加至20%,平均每5人中就有1名老人,高齡化速度世界第一。第一社福基金會執行長賴美智指出,國際研究顯示,輔具可以提升老人、失能者,甚至是照顧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參與感,並減少政府的醫療支出。

老人、身障者需人照顧

賴美智表示,根據資料統計顯示,老人族群中有6成依賴子女照顧,2成5依賴同為老人的配偶照顧,而身心障礙人口中近7成生活自理困難,有了輔具能夠幫助回歸正常生活。

購買輔具先評估

如何選擇輔具呢?輔具中心主任王志元指出,許多民眾急著幫親友添購輔具,卻未經過治療師評估,結果不適合或不需要,而花了冤枉錢。他建議,先進行身體能力評估,例如有復健潛力的病患,應選擇移位腰帶或輪椅氣墊座;重度失能者除了使用一般輪椅,也要增加姿勢變換功能及骨盆固定帶,適合的輔具能夠避免二度傷害,照顧者也可省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1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科技進步,年輕人已無法脫離3C產品,以致有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有眼袋或嚴重黑眼圈問題,顯然眼袋已經不是年長者的困擾!高義盛醫師表示,後天誘發眼袋形成及加速眼周老化的成因,不乏與用眼過度、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生活習慣有關,但也有眼袋是先天遺傳或是過敏體質所造成。眼袋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0歲女性,因咳嗽、骨痛到胸腔科就診,才做完檢查隔沒兩天,竟然在早上起床時伸個懶腰,脊椎就碎裂骨折;原來她罹患了晚期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醫師雖已緊急開刀移除碎片與固定脊柱,但周邊神經已壓迫而導致癱瘓,病人未來多數只能以輪椅代步,行走時須借助輔助器材。誤以為中風 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台灣,一年約有四萬人次進行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其中約10%屬於緊急狀況下執行的手術。日前於巴黎舉行的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大會(Euro PCR)發表突破性研究顯示,追蹤長達18個月1500位全是心肌梗塞病患,使用氮氧化鈦塗層支架(國內稱生物活性支架),對於心肌梗塞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最新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171萬B型肝炎帶原者,已跌破兩百萬大關!近兩年來,健保署擴大B肝用藥健保給付,今年初,健保署又再通過B肝高傳染孕婦兩款用藥納入健保,積極落實B型肝炎垂直感染預防以及官產學三方合作之下,使撲滅B肝不再是口號。B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