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輕症、無症狀者占八成!中醫師提出三大防疫新策略,提升抵抗力秘訣?

新冠肺炎疫情不止,中醫師提出防疫新策略!

正確看待肺炎,避免過度渲染、焦慮!

正常作息,飲食營養,提升抵抗力,才是王道!

文/陳博聖 中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警告,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現行的檢驗、隔離圍堵、封城防疫等方法,似乎還不夠完善,目前新冠藥物還沒研發出來,疫苗普及率的問題,種種瓶頸讓民眾擔憂新冠疫情!

輕症 無症狀者占八成!中醫師提出三大防疫新策略,提升抵抗力秘訣?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目前新冠藥物還沒研發出來,疫苗普及率的問題,種種瓶頸讓民眾擔憂新冠疫情。

 

台灣新冠病毒死亡率低

全球疫情嚴重,但從醫學角度來看,疫情雖然嚴重但還不至於到需要恐慌的程度,因為全球感染率在3-5%左右,最為嚴重美國大約10%,日本3%,台灣目前有上升趨勢(0.02%),所以統整已知COVID-19資訊,感染死亡率(死亡人數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大概介於 0.5 到 1%。用總人口數來計算,美國每千人中有1-2人死於新冠肺炎,台灣是每一萬人中1個人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

 

台灣輕症、無症狀者占八成

而且台灣所有確診個案中,約八成以上為無併發症之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所以除了擔憂疫情,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免疫力好的族群,如何更積極讓自己免於感染,免於重症風險,預防重於治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環境定期消毒外,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執行呢?

 

中醫師教您調免疫、增強抵抗力

過往歷史上還沒有藥物和疫苗的年代,除了物競天擇的規則,另外就是求於大自然草藥的抵抗疫癘經驗,提高人體抗病本能就是要我們反求諸己,調節人體的正常運作功能(調免疫),強化身體的抗病毒能力(抵抗力)。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觀念,一直是中醫對付傳染性疾病的主要治則,除了不斷宣導疫情的數據擴散和對社會的影響,醫學也加速研究COVID-19的特性和解方,然而是否也該分點資源和專注度以宣導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新冠狀病毒,這才會是當下的根本預防之道呢?

 

防疫期間解決的方法

一、恢復正常睡眠:

睡眠與免疫力的關係密切。許多臨床實驗發現,睡眠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的運作。曾有研究顯示,一群長期睡不飽與一群睡眠充足的人,分別施打流感疫苗後,發現長期睡不飽的這群人,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較差,另外研究比較每天只睡4小時的族群,和充足睡眠8小時的人,免疫功能減少70%防護力。

 

二、正常均衡的營養補充

研究顯示為了得到和過往一樣的營養素我們必須吃到7到8顆橘子,才能獲得40到50年前1顆橘子所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A是細胞及黏膜的保護和再生需要,可以維持呼吸道及腸道健康 ),同樣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也是至關重要,維他命C可活化先天免疫反應,對後天性免疫反應中,T細胞與NK Cell殺手細胞也會受維生素C在血中的濃度影響。

在現代我們得吃更多食物才能改善多種微量營養素不足的問題,但這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的食量並沒有倍數增加,營養不均衡的結果影響免疫功能不足。

 

三、提升免疫的中藥輔助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經由科學臨床驗證,研發「清冠一號」的中藥配方,也外銷許可德國、美國、新加坡等等國家,台灣在5月18日也核准專案製造之「清冠一號」產品為「中醫師處方藥」,必須經中醫師診察後處方,對抗新冠病毒入侵的致病機轉,藥方有三個作用點:

① 阻斷病毒人體表面接受器的結合,減少病毒入侵細胞內。

② 抑制細胞內蛋白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的複製。

③ 減少細胞激素風暴的風險。

因為清冠一號屬於專業醫師處方,然而站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說,多數民眾更需要的是居家飲用的「中醫防疫茶」或「中醫防禦茶」,由於國內疫情正在緊繃狀態,基於中醫師對社會防疫的責任,提出以「可供食品使用中藥材」組成的茶飲供大家參考使用,例如:

①抑制病毒的金銀花、蒲公英。

②幫助免疫功能提升的黃耆、靈芝。                                           

③幫助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甘草、薄荷等等。

民眾可以諮詢中醫師協助調配中醫防禦茶,達到益氣固表的防疫茶飲功效。

  

中醫師談現代人免疫

為什麼現代人免疫系統不如以往?

  1. 過度清潔和殺菌讓現代人生活在不自然的無菌環境中。
  2. 不良生活作息導致的免疫力缺失。
  3. 營養不均衡的亞健康體質。

 

輕症 無症狀者占八成!中醫師提出三大防疫新策略,提升抵抗力秘訣?

本文節錄:【零傷害,中醫治療癌症:用現代免疫學解讀中醫治癌的智慧】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陳博聖


中醫師。畢業於建國中學、臺中中國醫藥大學。曾任職於長庚醫院中醫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行醫十六年,在門診曾遇許多癌症患者求診,自己亦有親友罹癌,因而毅然踏上中醫癌症治療這條艱困專業之路。有感於一般民眾與西醫腫瘤專科對中醫不了解所產生的不信任,決心用科學解開中醫之謎,將中醫治則轉譯為現代醫學能理解的語言,當中西雙方能夠彼此溝通,才有機會互相合作、共治癌症。現任京禾中醫診所癌症特診主治醫師、歐恩特轉譯生醫執行長。

  經歷

  長庚醫院中醫部總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
  中西整合醫學會癌症研討會專題講師
  中醫師公會中醫學結合免疫學抗癌新解析專題講師
  警政署特約健康照護醫師
  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健康管理研習講師
  TPCMA and ETCMA 臺北中醫學會和歐洲中醫組織德國漢堡簽署MOU團長
  兩岸醫藥產業戰略合作「借鏡中醫智慧根治慢性疾病的科學配方」講師
  徐台兩岸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論壇「你不知道的健康真相」講師

  媒體
  幸福電臺、飛碟電臺、中廣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健康專題講師
  年代聚焦2.0、年代MUCH臺健康好生活、東森ETTV健康同學會健康專題講師

  研究
  《前沿藥理學》(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國際期刊
  Published on 15 Jan 2021收錄研究主題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ancer

  專長

  中醫轉譯醫學、慢性病治療
  骨質疏鬆、肌少症、二型糖尿病、高血脂、退化性關節炎、抗老化
  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癌因性疲憊、白血球不足、癌症分期調治
  慢性肝臟發炎、慢性腎臟發炎指數偏高
  難治性傷口:放化療引發皮膚傷口、糖尿病傷口、褥瘡

相關推薦

▲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中)。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李映萱、陳子奕、呂怡潔/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因代理德國BNT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台灣授權引發多項爭議。董事長林全今(12日)為此舉行說明會,10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 BNT 授權,發布重訊當天成交量爆出 200...

閱讀詳情 »

鍾成晏/英國愛丁堡大學感染與免疫學系博士 一位朋友想生孩子,問大家生男生好還是女生好? 於是家有孩子的朋友就開始分享起男孩女孩的優缺點,就差沒做個SWOT分析,而我卻在聚會中分神漫想了起來… 小時候每次回桃園阿嬤家,我的曾祖母都會從床底下拿出她珍藏的日本蘋果給我和哥哥,從記憶中回想,好像只有我們兩個...

閱讀詳情 »

▲國內祭出「雙鋼印」也難阻再有口罩國家隊爆出黑心口罩。(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已經全面「雙鋼印」防偽,但仍防不住還有口罩國家隊私設產線、生產未獲核准的醫用口罩,彰化地檢署今(12)日便破獲口罩國家隊「健康天使」公司在未經核准的工廠二廠生產口罩,賣出千萬片中,就有...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86至590),均為來台工作之20多歲至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莊人祥說明,5名個案分別於10月28日及29日自印尼搭機來台,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其中案590於10月29日至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