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逆轉晚期肺癌治療 提高治癒成功率醫師這樣建議

逆轉晚期肺癌治療 提高治癒成功率醫師這樣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有抽菸史的年輕當鋪老闆鍾先生(化名),因咳嗽至胸腔科看診,經X光與CT檢查後發現有四公分 (adenocarcinoma)腫瘤,且腋下、淋巴結跟鎖骨上都有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院內病理組織檢驗,PCR單基因檢測結果EGFR基因並未偵測到突變 ,按照NCCN Guideline或健保規範都應先接受化療。

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病灶核心 選用合適標靶藥物合併療程

但是鍾先生表示先前接受自費標靶藥物治療後症狀有明顯緩解,較無咳嗽且淋巴結縮小,想繼續使用標靶藥物,主治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曹世明主任建議他,可嘗試進一步核心基因的癌症基因檢測,一次檢測多個基因,再決定下一步的策略,檢測後竟然驗到TP53基因突變和極罕見的EGFR特殊突變(EGFR A763_Y764 Insertion),而非一般常見的EGFR突變型(L858R或Exon19缺失等)。

曹世明醫師根據癌症基因檢測找出的核心基因結果,調整治療方針,選用適合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每三到四周施打一次,治療約9個月,將原本4公分腫瘤縮小到0.1公分,且三個淋巴結縮小至幾乎看不見,癌指數CEA也降至正常值內,最近的正子攝影也證實達到完全緩解(CR)。

一次涵蓋更大範圍檢測 打造合適療程發揮打擊力

這個案例與常規治療流程不同。在台灣若確診肺癌,會先做「PCR單基因檢測」,再依照檢測結果依序決定治療策略,但可能浪費寶貴檢體和拉長檢測時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曹世明醫師表示,透過生物技術平台例如: 次世代基因訂序(NGS) 一次檢測掃描多個癌症核心基因,涵蓋更多、更大範圍的基因,有效利用檢體,提前獲得更多基因資訊,如上述鍾先生的特殊EGFR突變和合併TP53基因突變都無所遁形。

曹世明主任進一步解釋,該類型的癌症基因檢測介入時間大多治癌醫師都定位為後線/二線用藥參考,但後線病人狀況差,已失去先機,且因腫瘤狀況不一樣,有可能取到的基因資訊發生變化,若能提早使用能精確找到核心的癌症基因檢測,更能早期發現基因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發揮效用。

因此,最新的NCCN Guideline也積極建議晚期肺癌病患若在初診斷時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涵蓋面更大的核心基因資訊決定,再決定後續治療策略,將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這才是晚期肺癌治療的新趨勢。

【延伸閱讀】

針對獨特基因找解方 精準醫療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基因檢測速解碼 婦癌專家攻克晚期卵巢癌 

免疫治療擊退皮膚癌復發噩夢 近九旬嬤符資格沒在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醫學中心,多年來不斷發展精進各項醫療量能,全方位推動各項維護社會大眾健康的行動。今年適逢建院40週年,為引領提升區域醫療品質,落實醫學中心社會公益責任,擇定前往醫療資源相較匱乏的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提供義診。 醫療資源貧乏 就醫至少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年前確診時,Andy年僅52歲。那時,他在電腦軟體公司負責銷售與維護業務,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覺得格外疲累,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後來,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他發現,周遭行人好像都走得比他快,連穿著高跟鞋的小姐也能輕易超越;一吃完午餐,眼皮就沈重地快要張不開眼;到附近便利店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癌是隱形的健康殺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生命威脅劇烈。所幸,今日肺癌邁入個人化治療世代,佔國人最多數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僅有多款標靶藥物可用於不同基因型,基因檢測技術也大幅躍進,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陳姓女子假日待在家料理健康美食,結果因為長時間切菜、備菜,且烹飪姿勢不正確,而引發肌腱炎。她非但沒有休息還接受推拿,導致症狀惡化,劇痛且手腕無法彎曲,經醫師藥物治療並且搭配護腕固定患部,加以休息,現症狀已明顯改善。 肌腱炎急性發作 常見症狀有這些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