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透過復健運動 關節炎患者不怕做運動

透過復健運動 關節炎患者不怕做運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有些體重過重、關節炎或有心臟病的患者,因擔心身體無法承受折磨,或怕累怕痛等,寧可不願意運動,長期下來反而失去改善健康的機會;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指出,其實只要懂得復健運動的方式,即使在生病狀態下,透過適當且正確運動,一樣能達到運動效果,幫助改善病症。
運用輔具護具 減少負擔
像是在游泳池中走路、踢腳或划手等,即使不會游泳,但透過泡澡或泡湯的方式,透過水的浮力讓身體活動起來,同樣能達到運動效果。簡文仁說,運動時,可以多利用護腰、護腕等護具,保護身體較脆弱部位,且可準備拐杖、鞋墊等當作輔具,減少運動時帶來的負擔。
記錄成果調整運動 提升自信力
理事長簡文仁進一步說明,平時運動時也可多使用筆記本或計步器,記錄自己運動的次數和時間,了解每天運動狀況,漸漸調整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透過日記方式也能提升自信心,而且運動時,要記得保持好心情,快樂地做運動,不要因運動引起反感等負面情緒,反而使運動成反效果。
尤其像是BMI超過25甚至是30的民眾,或是有關節炎等患者,都可利用復健運動的方式,達到運動效果;簡文仁呼籲,必要時,更可以諮詢專業復健科醫師的指導,找出正確的運動方式,養成生活習慣,只要能讓身體多活動,都能是運動的一種。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若有痛風可得要積極治療,以免易於好發心肌梗塞!根據研究顯示,痛風長期不治療,會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不全的機率,死亡率要比同年齡的正常人高出二倍半,不得不慎。根據風濕病雜誌中所發表的一項臨床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合併痛風的病人,容易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3年調查,全台15-59歲人口中,約有19.3%有至少一個月以上的失眠症狀,像是入睡困難、半夜醒來不易再睡著、或比預定時間早醒等問題。意即全台有1/5青年與中年族群有睡眠困擾。又根據波仕特2009年調查,從年齡層來看,35-44歲的人失眠情況最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家有嬰幼兒的媽媽們,妳們對孩子夠了解嗎?桃園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職能治療師莊偉男指出,在評估孩子是否發展遲緩,而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發展情形時,最常聽到的答案都是「我忘記了,好像是?」,一些媽媽們對於自己孩子的發展明顯不夠了解,但對於治療師而言,孩子的發展里程碑是很重要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暑期畢業潮,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尤其身心障礙者更是背負受敵。據調查,每8位身障者就有1位失業,失業率高達12.35%;另發現9成身障者表示職缺訊息缺乏,就服員平均協助1位身障者,必須耗時2個月,就職路途困難重重。國內7-ELEVEN與聯合勸募首創「身心障礙者就業媒合平台」,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