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感到腹部不適 竟是血管瘤惹禍

長期感到腹部不適 竟是血管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1名33歲女性,半年來常感到右上腹不適,但並不以為意,直到某天腹部突然劇痛,趕緊就醫,醫師發現這名女性肝臟右側竟然有一顆25公分的血管瘤,透過影像還可以觀察到正在流血狀態;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士維指出,幸好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良性血管瘤,接受手術治療,順利移除腫瘤。
血管瘤早期不易發現 健康檢查可協助
血管瘤多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因小的血管瘤多無任何症狀,且成長速度慢,臨床上多數患者都是因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黃士維副院長表示,如果腫瘤超過5公分,或是位於肝臟表面的血管瘤,就有可能造成右上腹悶痛,或因壓迫到鄰近器官而感到不適。
微創手術傷口小 復原快
副院長黃士維進一步說明,治療上,腹腔鏡微創手術能取代傳統的肝臟切除手術,只需在腹部5至6個1公分的切口伸入手術器械,加上3D影像重組技術協助,能精細準確的切除肝臟腫瘤,不但能有效控制出血量,術後恢復快,比起傳統手術,傷口小,患者術後也能較快恢復活動。
肝臟能幫助身體維持營養代謝等功能,因此出問題時,手術的複雜難度較高,相對除了術前評估是關鍵,醫師的經驗值也很重要;副院長黃士維提醒,若有任何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建議可每年接受影像學檢查追蹤,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78歲許伯伯近來常感到胸悶、易喘,至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求診,醫師靠著請老翁騎腳踏車顯示心電圖的儀器,替他做檢查,發現他有冠狀動脈狹窄問題,透過心導管方式在他的心血管內放置支架,直接撐住血管,克服血管狹窄的問題,改善許伯伯胸悶與喘的症狀。 踩踏單車適合老年人吳柏青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提升重症照護團隊照護品質及工作效率,北醫加護病房全面導入「智能重症照護系統Ted ICU」,能夠24小時監測病患狀況,同時自動記錄,不用再用手抄寫病歷,處置病患時間也更快,可說是加護病房的隱形人力。今年3月 啟用Ted ICU過去醫師需仰賴護理師抄寫血壓、脈搏、血氧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南一名30歲的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才剛滿3個月,她就開始覺得視力模糊,而且越來越嚴重。經成大醫院眼科部主任許聖民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發病已10餘年,平時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8%~10%之間,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改變,讓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據統計處調查,台灣去年青少年近視率已高達81%,而高度近視族群約占20%以上。不少近視族為了解決近視問題,考慮接受雷射手術來改善視力;由於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精準性都已提升到相當程度,目前更有儀器可達到「七次元+」定位,讓手術更精準,就有位知名牙醫師因而義無反顧的去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