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感到腹部不適 竟是血管瘤惹禍

長期感到腹部不適 竟是血管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1名33歲女性,半年來常感到右上腹不適,但並不以為意,直到某天腹部突然劇痛,趕緊就醫,醫師發現這名女性肝臟右側竟然有一顆25公分的血管瘤,透過影像還可以觀察到正在流血狀態;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士維指出,幸好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良性血管瘤,接受手術治療,順利移除腫瘤。
血管瘤早期不易發現 健康檢查可協助
血管瘤多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因小的血管瘤多無任何症狀,且成長速度慢,臨床上多數患者都是因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黃士維副院長表示,如果腫瘤超過5公分,或是位於肝臟表面的血管瘤,就有可能造成右上腹悶痛,或因壓迫到鄰近器官而感到不適。
微創手術傷口小 復原快
副院長黃士維進一步說明,治療上,腹腔鏡微創手術能取代傳統的肝臟切除手術,只需在腹部5至6個1公分的切口伸入手術器械,加上3D影像重組技術協助,能精細準確的切除肝臟腫瘤,不但能有效控制出血量,術後恢復快,比起傳統手術,傷口小,患者術後也能較快恢復活動。
肝臟能幫助身體維持營養代謝等功能,因此出問題時,手術的複雜難度較高,相對除了術前評估是關鍵,醫師的經驗值也很重要;副院長黃士維提醒,若有任何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建議可每年接受影像學檢查追蹤,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3歲婦女,產後雖持續工作,但也堅持全母乳哺餵,某次哺乳期間,卻發現左乳房有摸到硬塊,以為只是乳腺炎,不以為意,但持續三個月後卻發現都沒消退,且越來越大,就醫檢查後確診為乳癌,進一步進行第二意見諮詢後,全身檢查發現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讓婦人一度不能接受,目前在親友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9歲嚴重暴牙的男童,下顎後縮,上下門齒無法對咬,下顎門牙咬在上顎顎側牙齦,由於經常感到疼痛,家長才帶其就醫。檢查發現,這名男童常有鼻塞及睡覺打呼情形,嘴巴呈習慣性張開以利口呼吸。經過睡眠中心評估有輕度睡眠呼吸障礙,經由使用肌功能矯正裝置,配合呼吸運動,經過一年配戴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一名3歲半的小華,剛進幼稚園小班1個月,總是自己一個人玩車輪子,不參與其他活動。當老師和同學接近想要找他說話時,就低頭不理會。不論是上課或休息時間,小華常坐不到1、2分鐘就起來走動,甚至跑出教室,沿著校園裡小池塘跑。在老師多次建議之下,媽媽帶著小華來到兒童精神科門診。...

閱讀詳情 »

認真抗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模範病友,一定知道達標治療,但臨床症狀達標只是第一步,更進一步、卻常被忽略的,是尋求體內免疫系統維持穩定的「免疫達標」。 由於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及免疫失調狀況,除了造成關節不可逆的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引發關節病變之外的併發症,像是心血管疾病、乾燥症等,「中山附醫的研究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