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透過飲食和運動 有效遠離肌少症

透過飲食和運動 有效遠離肌少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出現肌少症主要是因骨骼、肌肉功能和質量減少流失導致,長期下來恐會造成失能、跌倒等情況;台大醫院營養師朱玉琳指出,尤其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容易有骨骼、肌肉等流失問題,因此預防肌少症找上門最好方式就是從飲食和運動著手。
補充優質蛋白質 刺激肌肉合成
飲食上,一定要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包括豆漿或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魚、肉品、海鮮等動物性蛋白質;朱玉琳說,以一位高齡七十歲長者,建議每天需攝取的蛋白質應約有70至84克,且扣除其他種類食物中的蛋白質,一天還需要攝取至少6至8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才足夠。
每日攝取優質蛋白質 應平均分配三餐
營養師朱玉琳進一步說明,尤其每餐蛋白質食物攝取的量和品質也是關鍵,一天攝取的總量應該平均分配在三餐,除非屬於有營養不良風險等長者,可能須提高84至105公克的蛋白質,否則每餐至少25至30克的優質蛋白質即可,才能有效幫助刺激肌肉合成效果。
另外,有研究發現,維生素D也和肌少症有相關性,因此除了透過適量的日照,也可攝取像是牛肉、鮭魚、鮪魚等具有維生素D的食物;朱玉琳呼籲,除了平時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應配合適當的運動,又以阻力型和有氧運動最佳,透過飲食和運動,就不怕肌少症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treningbiegacza medisujok 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複建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或爬山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行醫30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在台灣,約有3成的中老年人都有退化性關節炎問題,通常會透過服用葡萄糖胺或注射玻尿酸治療,都能有效獲得改善,但是,對於30至40的青壯年人而言,卻不一定奏效;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主要是因為膝蓋疼痛的原因較多樣性,部分患者的膝關節並沒有退化問題。 關節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目前,在健保署公告的罕見疾病共有204種,部立台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宗璋醫師表示,為了因應與照顧更多的罕見疾病患者,台中醫師在衛福部的支持下,成立「罕見神經退化疾病照護中心」。 罕見神經退化疾病照護中心 收治更多罕見疾病 蔡宗璋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