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疾病出現的症狀 病源竟在頸椎?

這些疾病出現的症狀 病源竟在頸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椎間盤是盤狀軟骨物質,是人體天然的避震器,讓我們能做轉頭、挺腰及扭轉身體等動作。椎間盤中央的核心是髓核(Nucleus pulposus),髓核內含水及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因此柔軟有彈性,可以分擔脊椎承受的壓力及衝擊。椎間盤外圍是強韌的纖維環(Annulus),可維持髓核的穩定性。

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者開車的人,總保持一個姿勢,缺少運動,肌肉得不到活動。頸椎的協調性是依肌肉來調節的,低頭、仰頭、旋轉是依靠不同肌肉組織共同協調的結果,如果肌肉力量過於薄弱,運動的協調性就會比較差,導致更多不均勻的力量損傷椎間盤。

想不到的頸椎病症狀
頸椎病導致的症狀廣泛,但是定義簡單,就是頸椎相關的身體結構,例如椎間盤、韌帶、關節,因退化或病變造成頸椎管、椎間孔等重要組織變形或狹窄,致使周圍重要組織,如脊髓、神經血管等等受到損害所產生的病理表現。這些生理結構所產生的病變,產生一連串繼發性的病症,又稱為頸椎症候群。頸椎症候群主要有3 個類型:1. 肌肉筋膜症狀。2. 神經症狀。3. 血管症狀。

【頸椎症候群的3個症狀類型】
肌肉筋膜症狀
• 此類症狀多是因生活緊繃,缺少運動,所引起的一種肌肉疼痛,最常見於肩頸部位。
• 臨床特徵包括:❶ 緊繃帶(taut band)。❷ 激痛點(trigger point)及轉移痛(referred pain)。❸ 局部抽搐反應(local twitch response)。
• 在某一特定肌肉有激痛點時,常會在特定的區域產生轉移痛;另外使用針刺或快速按捏肌肉的緊繃帶時,可見到或感到肌肉產生局部抽搐反應。

神經症狀
• 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錯位,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以頭、頸、肩、臂、指疼痛為主的症候群。
• 常有人會說背部「膏芒」(台語)的地方痠,怎樣動都不舒服,有的甚至會順著肩膀、手臂,一路麻到指尖。
• 典型的不適症狀,包含上肢痠、痛、麻、感覺喪失、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

血管症狀
• 頸椎病患者由於椎間盤的退行性變,椎間隙狹窄,椎骨間距離較正常人減少,使椎動脈屈曲而致血管腔狹窄。
• 此型頸椎病除了頸部痠痛不適外,還容易退化病變出現以下症狀:❶ 放射性腦血管痙攣,表現為頭痛、頭暈;❷ 腦部缺血,當頭轉到某一方位時即感到頭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症狀,甚至昏倒;❸ 出現肢體突然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暈倒,但並不伴隨意識障礙,起來後可立即行走。

頸椎病是一種退化性病變,因退化造成頸椎骨質增生(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起初是經常性頸肩部痠痛、頸部活動範圍減少、經常落枕;嚴重時會有手麻、手抖等神經症狀。
頸椎是大腦指揮全身生命活動的神經傳達通路,一旦這些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頸椎病表現。

視力障礙
頸椎病的症狀包含視力減弱、間歇性的視力模糊、單眼或雙眼腫脹、流淚、畏光;嚴重者甚至出現視野縮小。視力障礙的發生,起因於頸椎病造成大腦視覺中樞缺血、缺氧所造成,患者通常因為病情,直覺反應到眼科就醫,以致病情延誤。

乳房疼痛
頸椎病會讓患者感到一側的乳房或者是胸大肌有間斷性的隱隱作痛或是陣痛,當頭部轉向一側時會更為明顯,容易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者是胸膜炎。

吞嚥困難
許多頸椎病患會出現咽喉發癢,吞嚥的時候出現異物感,而後出現間歇性的發作。吞嚥困難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常被誤以為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但在透過食道鏡和胃鏡檢查後,結果往往都顯示正常。

下肢癱瘓或大小便困難
頸椎病患者嚴重時會出現四肢麻木,且有時伴隨著頻尿、排尿不乾淨或大小便失禁等,但因為症狀與頸部距離太遠,而忽略上述症狀也有可能是頸部病變而來。

高血壓
頸椎病導致血壓升高的情況,很容易誤以為其他類型的高血壓。頸椎病會伴隨著頸部疼痛、緊張、麻木的情況,這些症狀和交感神經過度刺激有關,而刺激交感神經會引起的血壓升高或降低,升高時稱為頸性高血壓。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腹瀉、便祕好苦惱 藥師教你吃益生菌

準人妻脖硬塊腫大 經口甲狀腺手術助成最美新娘

輔仁大學舉辦友信影展 醫病關懷播種醫療學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日前有女網友在網路社群上PO出自己男友太陽穴長「疔子」,留下宛如彈孔般傷口的恐怖照片,引起網友熱議,直呼實在太可怕了。什麼是「疔子」,和痘痘有何不同?又有哪些人是高好發族群呢?若疔子不幸上身,又該怎麼辦?就讓我們聽專業皮膚科醫師怎麼說!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疔子又可以稱作「癤子」、「癰」,指的是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一名28歲黃姓上班族女子,長久受到便秘困擾,因腹痛持續了6天,無法再忍受疼痛,才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乙狀結腸處長出3公分左右腫瘤,造成腸道完全阻塞。由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宏哲,在左下腹進行臨時腸造口手術,讓堵塞在腸子裡的排泄物能先排空,避免腸子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又現2例麻疹!疾管署日前公佈兩名麻疹病例,其中一名南部30多歲女性,由上海搭機返台後,陸續出現咳嗽、發燒及出疹等症狀:另一名中部40多歲護理師,疑似遭到醫院一名30歲男患者傳染,該名男子日前曾去中國出差,也被列為疑似病患。中國工作染麻疹 護理師疑似醫院染病疾管署副署長羅...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在工作及家庭蠟燭兩頭燒之下,常會使惱人的頭痛、偏頭痛找上門。倘若又加上季節、溫差變化影響,頭痛發作頻率更會大幅提升!專家表示,想要一甩頭疼不適,學會中醫穴位按摩,就是輔助改善的好方法! 偏頭痛纏身有原因?壓力、溫差是禍首 田宜民中醫師在其著作《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