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界的SK-II!紅豆湯這麼厲害竟然沒人知道!我這樣喝一個月,皮膚真的變好了!!

食物界的SK-II!紅豆湯這麼厲害竟然沒人知道!我這樣喝一個月,皮膚真的變好了!!

食物界的"SK-II神仙水"!紅豆水你應該這麼喝~

紅豆水都要堪稱食物界的「神仙水」了,功能雖不像網上傳的那麼誇大,但紅豆對於女性消腫和減重確有其功效,有些要點不能忽視,一起來掃盲吧。

營養師表示,紅豆富含鐵質、葉酸等,具有利尿、消水腫、排水、補血、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色紅潤等作用。若要加強消水腫的效果,建議紅豆搭配薏仁,因為薏仁含有酵素、膳食纖維、維生素B、抗氧化物質等,可以幫助排水、利尿,甚至使皮膚透亮光滑。


此外,紅豆的纖維質含量也十分豐富,能刺激腸胃蠕動,在減肥期間,不少人會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出現排便不順的問題,適度攝取紅豆有助於預防便秘。


紅豆湯減重無糖較合適
一般人喝紅豆湯習慣加糖,但若要有效消腫或減重,無糖的紅豆湯比較適合,因紅豆本身含有熱量,若加上糖分的高熱量,恐將失去原本吃紅豆減重的意義了。此外,過量服食甜食容易有飽脹不適感,對脾胃虛寒的人而言恐加重不適。


如果覺得無糖紅豆湯難以入口,不妨嘗試加入紅棗一起熬煮。紅棗有天然的甜味,能使無糖紅豆薏仁湯比較容易入口,且其富含鈣質和鐵質,和紅豆、薏仁相互搭配,更能幫助女性補血活血,提高身體耐寒的能力。

 

煮紅豆水先掃盲

營養師指出,人體本身有留鉀排鈉的機制,紅豆是高鉀食物,加上豐富的纖維,能幫助排便與利尿。紅豆經浸泡、加水燜煮後製成「紅豆水」。網絡上還盛傳各式煮紅豆水的方法,但飲用前,專家先幫你破除幾個盲點:


1、每個人都適用紅豆水?
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疾病引起的水腫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水的攝入。比如慢性腎臟病患,因腎臟過濾功能失調,喝進去的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不建議飲用紅豆水。此外,紅豆水儘量熱飲,否則會延緩代謝。


2、煮紅豆水該用什麼豆?
紅豆古名赤小豆,也有人說兩者是不同品種,到底哪種好?紅豆與赤小豆分屬不同品種。赤小豆在中醫裡屬藥材,外觀較一般紅豆細長,偏暗紫色,常有人將兩者搞混。赤小豆的利水作用比紅豆還要強一些,但用一般紅豆也有利水的功效。


3、太瘦的人不適合吃紅豆或喝紅豆水?
利水不等於脫水。紅豆雖然有利尿功能,但不至於像利尿劑一樣,引起脫水或口乾舌燥。

 

4、紅豆水該怎麼煮?
可以採用以下方法煮紅豆水:
(1)紅豆1杯洗淨,加入4~5杯冷水,浸泡約30分鐘。
(2)水不倒掉,煮到滾。水滾後關火,蓋上鍋蓋燜煮15~30分鐘,鍋裡的紅豆約一半有破皮,一半沒破,水呈半透明紅褐色。
(3)取尚未完全混濁的紅豆水,特別是頂層的上清液飲用;剩下的紅豆可留下來給家人煮紅豆湯。

注意紅豆屬於主食類,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食用時應與米飯做等熱量替換,以免紅豆過度食用,弄巧反拙,不瘦反胖。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尚未進行3期試驗的國產疫苗可能透過「免疫橋接」方式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遭諷「全球第1」,不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昨(1)日則出面背書,未來研發中的疫苗透過「免疫橋接」取得認證,將是必然趨勢。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於「新冠疫苗知多少」記者會表示,我國可能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賴欣平報導】魚刺卡喉,坊間流傳的偏方,像是靠「吞飯」、「喝醋」等行為自救,這些行為千萬母湯!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暨睡眠專科醫師李立昂教授提醒,喉部卡魚刺的問題可大可小,若沒有用對方式,放任喉嚨持續性感覺不適仍未即時就醫,小心產生嚴重併發症!避免NG自救行為! 移至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10小時,其中常見的前三名症狀為眼睛疲勞、乾澀與視力模糊。尤其近期因疫情,越來越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學生也在家改為視訊上課,不管工作或休閒娛樂,都依賴3C產品,讓原本就使用過度的眼睛不適感飆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診斷胃腸道基質瘤者每年至少新增400至500名患者,其中有3成為復發或轉移性的胃腸道基質瘤,且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除了預後較差之外,當前的治療並不能全面照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所幸,今(110)年TFDA已核准針對血小板衍生生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