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癌一發現就是「末期」! 一旦血液冒出癌細胞全身都有了

▲(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聞「癌」色變,血癌又是其中特別的一種分類。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科醫師高冠鈞表示,血癌不像肺癌、大腸癌等癌症有分期,因為人體全身都有血液,一旦血液內冒出癌細胞,代表已遍及全身,所以血癌一發現就是第四期、末期。

血癌可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其中,慢性白血病病程比較和緩,從發病到死亡,至少5到6年以上的時間,屬於廣義的血癌。

高冠鈞指出,醫界講的血癌,指的是急性白血病的部分,即狹義的血癌,也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而要進行白血病的分型需要進一步抽骨髓檢查才能判定。

根據統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小朋友比較常見的血癌;成人血癌,多數都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依據世界性的流行病學統計資料,每10萬人中約有3到4人罹患血癌,65歲以上則增加到萬分之1;以台北榮總為例,目前每年接獲新診斷案例約50人。

高冠鈞直言,治療血癌,主要是針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還滿讓人絕望的,尤其是在年紀大的老人家,醫界治療指引,以60歲為分界,6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可以標準治療,即化療、骨髓移植;60歲以上的長者,則建議安寧治療或參加臨床試驗,讓病人嘗試新藥。

不過,60歲以上的血癌病患也不必絕望。高冠鈞說,在新藥研發沈寂了20年後,3、4年前,美國FDA已經核准有2種血癌的新標靶藥,其中一款2019年已引進台灣,健保核准使用在染色體17p有突變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目前合併療法成效良好,反應率約在6到9成。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罩實名制鬆綁! 2/20起兒童口罩7天內可買4片

源頭真是他?浙江台商病毒檢驗詭呈陰性 陳時中拗口解釋社區感染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膽道癌治療出現新選擇!台灣東洋藥品今(13)日宣布,旗下自日本代理的複方化療癌症藥物取得食藥署核准新增「治療晚期或復發之膽道癌」適應症,盼提供多元用藥選擇,嘉惠台灣病友。 台灣東洋表示,這項癌症藥品已在日本取得胃癌、大腸直腸癌、頭頸癌、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或復發之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返台人潮帶來的境外移入個案大暴增,還沒有完,國門即將面臨最高壓力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今(13)日指出,明日預計歸國人數將來到近期最高點的4200多人,後天也有3900多人,直言這兩天「壓力相當大」。外界質疑要求搭機前2日陰性報告的措施已失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的本土Omicron疫情燒向社區,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在短短2天之內,銀行員工跟員工家人已累計確診多達14人,傳播核心就是居服員案17472,但針對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居服員是「超級傳播者」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希望大家「不要特別用這樣子的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不見收斂,反而爆不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其中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一夜之間激增多達11例,包括10名行員以及1名行員的家人全部確診陽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