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連呼吸、喝水都會胖? 原來是腸內菌影響代謝

  工程師曾先生上班時經常需久坐寫程式,總覺得自己呼吸、喝水也會胖,可是隔壁同事愛吃甜食,不但不胖,健康檢查驗起來血糖也正常,想起醫師總是建議民眾吃高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照做後有效,但他的血糖卻不減反升?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林家宏表示,事實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國際指引所建議的健康飲食及運動反應都不盡相同。近期研究顯示,其中的差異很有可能是來自腸道中的腸內菌影響了代謝機制。

  林家宏說明,腸內菌不只影響了肝臟、骨骼肌及脂肪組織的能量消耗及代謝,更影響了人體內分泌系統和行為。目前研究已知的人體腸內菌(gut microbiota)大於1,000種,會根據種族、居住地與行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即使是同1個人,不同區段的體內腸胃道也會有不一樣的腸內菌。

  腸內菌種類或豐富度上的差異,會造成個體之代謝和能量消耗差異。許多研究更指出,飲食的確會改變腸內菌的組成,在人體新陳代謝上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宿主、飲食、腸內菌之間的平衡關係被破壞,菌相失調(dysbiosis)就會造成全身性發炎及許多疾病。

  林家宏進一步引用研究,顯示腸內菌與胰島素阻抗、慢性發炎和脂肪堆積有關,且在糖尿病及冠狀動脈硬化也扮演一定的角色。然而目前為止,對於改善這些症狀的治療策略,益生菌的臨床證據仍相當有限,希望將來能針對每個人的腸內菌譜,量身訂做不同的診斷與治療方針,找到精準醫療的最後1塊拼圖。

  林家宏呼籲,面對代謝症候群的威脅,目前最有效的做法還是以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包括良好的運動習慣、健康飲食及體重管理。高危險族群可以儘早做代謝症候群的篩檢,如果已經努力運動並控制飲食還是成效不彰,不妨預約營養諮詢門診,或請教代謝內分泌科醫師,量身打造適合個人的飲食及運動計畫,創造更健康的人生。

相關推薦

最近,92歲繆翠華阿婆滿頭白髮全變黑了。她與93歲的丈夫賈升結婚已72年,這對恩愛夫妻風風雨雨一路同行,如今可謂苦盡甘來。 40多歲頭髮就已花白 繆阿婆膝下有4個子女,大女兒已72歲。屈指算來,繆阿婆是19歲出嫁的。比她大一歲的丈夫當年是《如皋日報》的記者。 1945年,夫婦倆來到上海,酷愛文學的賈...

閱讀詳情 »

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種會睡眠過度的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原發性嗜睡症和反覆性嗜睡症。兩者的症狀相同,但發生頻率不同。 這種病目前還無法根治,患者非常痛苦。可是,不了解病狀的一般人,可能以為他們只是貪睡的人,或是等著看他們突然睡著並出糗,並不了解這種病的危險性。 患有嗜睡症的人會反復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