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週末補眠數十小時 恐患「類嗜睡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週末補眠數十小時 恐患「類嗜睡症」

23歲的小李(化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從事高壓力的業務工作,對新工作未上手、業績壓力大,常常半夜才下班回家,假日倒頭呼呼大睡,連續睡長達36小時,期間只起床上廁所。連續好幾個月的假日小李都幾乎在睡覺,精神科檢查評估並不是罹患嗜睡症,長期工作壓力大造成睡眠不足,遇到假日就狂睡補眠,診斷為「類嗜睡症」。

長期壓力、負面情緒、累積疲憊引發類嗜睡症

開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近來常有患者要求開立嗜睡症診斷證明,主訴工作或開會時常常無意間睡著,或白天爬不起來上班,懷疑自己罹患「嗜睡症」。經診斷後發現大部分是長期壓力、焦慮、憂鬱、生悶氣等負面情緒累積,引起嗜睡問題,並非罹患嗜睡症。通常經過專業的紓壓訓練及調整作息後,嗜睡現象就會明顯改善。 

類嗜睡症發生原因眾多 壓力、肥胖、睡眠都可能引發

「原發性嗜睡症」對成年人來說並不是常見疾病,發生率不到5%,是不該睡覺時會突然睡著的疾病。病患會發生不可抑制性的睡眠行為,例如有些人走路到一半突然睡著,或是講話講一半突然睡著,屬於重度嗜睡症疾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類嗜睡症」並不等於「嗜睡症」!楊聰財醫師解釋,「類嗜睡症」發生原因多而複雜,包括長期壓力累積疲憊感、長期睡眠不足,或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特殊遺傳疾病等,也會出現嗜睡問題。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特別是鎮靜助眠藥物。

SMART五秘訣 遠離類嗜睡症

遠離「類嗜睡症」,楊聰才醫師提供SMART五秘訣,包括:「S」(Sleep),養成良好睡眠習慣;「M」(Meal),注意飲食均衡不偏食;「A」(Attitude),保持正向樂觀好心情;「R」(Rest)學習正確紓壓技巧;「T」(Training)培養適當運動習慣。民眾若有長期嗜睡現象,最好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避免影響生活及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多數人飼養寵物時只想到牠們可愛的一面,而忽略多數寵物的壽命比人類還短,牠們也有生病、罹患癌症風險。長時間的共處,已產生如家人、朋友的情感。若是寵物久病、死亡,照顧者容易因為照顧而晚睡、產生經濟負擔、精神壓力。 寵物久病、過世 主人易焦慮或憂鬱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女性愛美,化妝出門變成了常態,甚至男性族群也開始注重化妝。但是這樣天天化妝,頻繁使用化妝品,化妝品在臉上長時間停留,多少影響皮膚。為此,女性開始注意化妝品的內容物,想要兼顧美麗與健康。最近網路流傳,化粧品中含防腐劑會加速皮膚老化,造成人心惶惶。 防腐劑非毒物 可避免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37歲的男子,過去曾因壞死性胰臟炎,接受過腹腔內膿瘍引流術及長期抗生素治療。這次糖尿病控制不佳住院,住院期間因菌血症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14天,期間發生嚴重的持續性腹瀉,大腸鏡發現偽膜性大腸炎。給予口服抗生素後並無明顯改善,給予後線的口服抗生素1星期後腹瀉才獲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嗓音是現代社會最常用的溝通工具,許多的專業人士都需要透過嗓音來溝通。當嗓音出現問題,不只影響日常溝通,還會降低工作表現,斷送職業生涯。職業用聲者,常見嗓音疲憊,不僅對生活質量和收入產生負面影響,因嗓音問題就醫、治療、甚至是治療前後的休養期,為社會帶來社會成本與醫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