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性痙攣與疼痛處置方法

運動性痙攣與疼痛處置方法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肌肉發生不自主的強直收縮所顯示出的一種現象,運動中最易發生痙攣的肌肉是小腿排腸肌.其次是足底屈趾肌。該病主要與寒冷刺激;電解質(尤其是鈣離子)丟失過多;肌肉連續快速收縮而放鬆不夠;疲勞過度有關。

徵象:發病部位的肌肉劇烈攣縮發硬,疼痛難忍,痙攣所涉及的關節,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礙,發生肌肉痙攣的士兵不能堅持參加訓練。發作常可持續數分鐘。

現場急救:總體原則是以相反的方向,持續牽拉痙攣的肌肉。牽拉時用力要均勻、緩慢,防止造成肌肉拉傷。

(1)小腿三頭肌(排腸肌)痙攣時.伸直膝關節,用力將踩關節充分持續背屈。也可由同伴幫助實施,並配合同部按摩,重力按壓、揉掐和點掐委中、承山、湧泉等穴。尤其是在游泳中發生痙攣時,要特別注意保持鎮靜,先吸一口氣,仰浮水面;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牢牢抓住抽筋肢體的足趾,並用力向軀幹方向拉;同時患肢膝關節盡量蹬(伸)直,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伸直。待緩解後,慢慢地游向岸邊。發生肌肉痙攣後,一般不宜繼續游泳,上岸後注意保暖,並做局部按摩,放鬆肌肉,減輕疼痛。

(2)足部屈拇肌和屈趾肌痙攣時,用力將足或足趾背屈。


預防措施:

1.充分做好準備活動習,放鬆肌肉。

2.夏季運動要注意補充液體和電解質(如食鹽、鈣),冬季訓練要注意保暖。

3.劇烈運動後,出汗和體溫很高,不能立即游泳;需先休息,待不再出汗及體溫降低後,再用冷水澆全身適應後方可下水。

4.感到很疲勞或飢餓時不宜進行訓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人曾睡到「手麻」,卻誤以為是血流不通,其實是因為神經遭壓迫。神經病學研究員詹姆斯戴克(James Dyck)表示,當手臂遭重壓,造成神經壓迫過久,身體會自然醒來作為保護機制,感覺「刺痛」、「痠麻」是正常反應,待神經恢復,不舒適感會消失。手部有多條神經 壓迫致手麻...

閱讀詳情 »

你也有頭痛頻繁發作的困擾嗎?尤其是近來鋒面來襲、日夜溫差大,加上年關將近,工作繁忙,更是容易使頭痛、頭暈等問題找上門。中醫師表示,想要一甩惱人的頭痛不適,除了適度紓壓、養成規律作息外;依照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漢方茶飲輔助調理,也是防止頭痛纏身的好方法! 頭痛纏身有原因 氣血運行不暢、外感風邪入侵是禍首...

閱讀詳情 »

感冒咳嗽咳不停,真煩人,咳的厲害甚至感覺肺都要咳出來了。有的人白天咳嗽,有的人則是晚上咳嗽(夜咳)特別厲害,網路流傳:「要止夜咳,最好的方法是睡前喝一杯溫蜂蜜水」,到底是否真的有效?人人都適合喝蜂蜜水嗎?緩解夜咳有其他好方法嗎?來聽中醫師破解。 蜂蜜能改善咳嗽?中醫:先看是哪一種咳嗽 蜂蜜性屬甘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孩子才6歲,我該怎麼辦?」36歲的洪女士3年前就醫時被診斷為荷爾蒙陽性的乳癌型態,以為手術後就可放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無奈術後不到一年就復發,家庭陷入愁雲慘霧。洪女士乳癌復發並面臨肝臟轉移,腫瘤11.4公分大,幾乎占據肝臟的1/5,初始化療使用2種藥物,但對於治療反應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