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相關產業在政府第一波的紓困方案中缺席,不過第二波行政院核定了19億5000萬的特別預算,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單位營運成本以及發放員工的薪資。
體育署已經補助了55個全國單項運動協會2031萬來發員工薪水。
另外經營運動事業的公司以及自由工作者也可以提出紓困申請,如果一切符合程序,體育署希望能讓申請者在十天內收到補助款。
(陳楷報導)體育署長高俊雄報告,上周42個亞奧運項目協會187位員工,撥給年度補助款一成做為員工薪資,按名冊先發放六成共1518萬,本再週繼續13個非亞奧運協會再撥給513萬,而運動彩券的經銷商紓困,上周第一波1361家已經發放,下週再撥給888家。
而從今年二月開始到六月,受影響的運動事業或者自由工作者,全部採取線上申請,七號也完成了網站的架設正式上線。
體育署將採用兩階段審查,初審看相關文件齊不齊,如果需要補件希望在三天內完成,再由體育署依照法規會組成五到七人的小組進行複審。
由於體育相關產業各有不同,申請案件又很多,綜規組張儒民科長表示,需要各方面的專家協助,「用專業分組進行快速審查,原則上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能要每天都召開會議來處理。
」綜規組也借用了體發會的場地,暫時作為處理紓困案件的專案辦公室。
跟去年同時期相比減少一成五營業額的公司,可以獲得最高250萬元的補助,減少超過五成的則不受250萬元限制而專案處理,在個人工作者部分則是可以申請每月最高兩萬、最多三個月的補助。
體育署目標是每個案件可以在七到八天內完成審查,十天內撥款。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