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處取穴調整體質 腕隧道症候群免開刀

遠處取穴調整體質 腕隧道症候群免開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7歲邱姓婦人右手掌撐不開也不能觸碰,經醫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臺中慈濟醫院歐宗益醫師透過「遠處取穴」調整體質,從左腳踝內側下針,緩解疼痛同時,發揮調整體質功能,進而改善邱女士因更年期導致內分泌失調,所帶來的腕隧道症候群不適症狀。

最痛時手掌無法上揚

「前年開始,騎機車時感覺大拇指撐開手會很痛,本來手甩一甩會好一點,後來每況愈下,手指撐不開,只能合在一起騎車,手被碰到就會很痛。」邱女士說,手掌又痛又麻的感覺,主要是在大拇指那塊肌肉,像打麻藥將醒未醒,隔了一層東西鈍鈍的感覺。最痛的時候不能插腰、手掌無法上揚九十度,愛好烹飪的她,右手動不了只能換左手切菜。進入更年期後,邱女士感覺多處骨頭痠痛,很怕兩手都出問題。

手麻症狀當下神奇緩解

幾次看骨科,被醫師診斷為典型的腕隧道發炎,建議開刀處理沾黏或打類固醇緩解,她選擇先打類固醇緩解症狀再諮詢中醫。歐宗益醫師診察後採取針灸治療,特別的是,不在手掌下針,反而在對側的左腳腳踝下針,接著把脈後再繼續下針,但手麻症狀當下神奇緩解。取針後,再經傷科手法調整,麻木情形幾乎完全消失。

正中神經受到壓迫

歐宗益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源自腕部的骨骼和肌腱狹窄,導致通過的神經受到壓迫,因此產生症狀,臨床是以正中神經受到壓迫為主,局部的手掌會有麻木、熱、甚至刺痛為主。邱女士喜歡做菜,大拇指常常出力切菜,加上長年工作需要使用滑鼠,久而久之形成腕隧道症候群。

遠處取穴 取穴調整體質

至於中醫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為什麼會在對側腳踝下針?臺中慈濟中醫針灸科傅元聰主任表示,針對痛症病人採用「遠處取穴」、「取穴調整體質」的概念,避開在疼痛部位下針,以「全息律」概念遠處取穴,再配合中醫診脈取穴的特色,調整體內氣血平衡,加上傷科手法調整局部結構,治療疼痛效果更立竿見影,且可以藉由針灸調整體質,緩解更年期諸多痠麻痛等不適症狀。

對症下針改善循環

「其實,像邱女士的腕隧道症候群,可能來自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導致的症狀,一旦出現肌肉痠痛、肌肉力量下降的表現,卻未減少家事與工作量,更容易受傷。」歐宗益醫師說,藉由中醫脈象找出身體不平衡訊號,以針灸調整身體氣血平衡,對症下針改善循環,疼痛自然就會減低了,是另一種改善治療的選擇,或許能免卻開刀壓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社會日益老化,長期照護人力需求相對提高,為了讓更多年輕新血加入長照服務行列,衛福部和教育部、勞動部啟動產學合作平台,可望透過和學校合作,鼓勵年輕人一起投入長照,衛福部也特別邀請年輕照服員分享照顧工作經驗,透過專業結合實務,為長照盡一份心力。 透過實習經驗了解長照 畢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婦女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變化的影響、營養需求的改變以及孕期情緒與壓力等因素,使得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免疫系統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也變得脆弱,故孕婦是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高危險族群,同時也提高胎兒流產、早產及死產的機率。 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孕婦接種保護自己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1歲男性,過去認為吸K菸就像抽菸,不但不會造成不適也不會上癮,第一次用藥儘管知道是K菸,但因朋友請客,且還一再保證沒問題,因此還是吸食,沒想到使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後來甚至一度上癮,直到近來出現頻尿等症狀才向毒防中心求助,經建議就醫檢查後,確診已罹患下泌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五十歲上下男性服用治療乾癬藥物MTX,因為沒聽清楚如何用藥,1個月的藥量在4天就全部吃完,結果出現皮膚潰爛、肝腎衰竭、骨髓異常等症狀,送醫後,大約一星期就不治身亡。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藥物過敏中心醫師、衛福部藥害救濟審議委員鐘文宏在藥害救濟基金會15週年系列論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