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肺阻塞 戒菸第一步

遠離肺阻塞 戒菸第一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於肺阻塞(COPD),在2016已占全球死因第三位,是最嚴重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我國97年至106年每年約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106年更高達6,260人死於肺阻塞,為我國十大死因排名第7位。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所以2018年COPD日主題為「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提醒所有的病患應把握當下,立即行動遠離肺阻塞。

預防及治療肺阻塞 戒菸最有效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近九成肺阻塞患者都是因「吸菸」引起,被診斷為肺阻塞患者中卻仍有四成還在吸菸,研究發現,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6.3倍,且每日菸量越高者罹患肺阻塞的死亡率也越高,而戒菸可以降低呼吸性疾病的死亡風險。所以,戒菸及遠離二手菸、三手菸是預防及治療肺阻塞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咳痰悶喘」逾2週 小心肺阻塞上身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調查顯示台灣40歲以上患有中重度肺阻塞患者約64萬人,但實際接受治療者卻只有24萬人。進一步分析肺阻塞常見症狀為咳嗽、氣喘、胸悶、有痰,常被患者誤認作感冒症狀,而延遲就醫,呼籲高危險族群,如出現類似症狀持續超過2週以上,就應及早就醫進行肺功能檢測。

早期介入是關鍵 減少惡化降低傷害

106年政府推出「肺阻塞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透過轉診、轉檢制度,整合不同層級醫療機構,除了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共同照護模式,有效提升肺阻塞臨床治療品質,降低急性發作與病房入住率。107年國民健康署更推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個案早期介入模式發展計畫」,首重肺阻塞高危險群早期確診,早期進行介入治療、戒菸及管理,有助於減少急性惡化頻率。此外,為搶救吸菸對呼吸系統的傷害,各醫院胸腔科動員參與戒菸服務,專業協助吸菸者戒菸。

戒菸是遠離肺阻塞第一步,無論任何年齡或階段戒菸,都能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呼籲:「越早戒菸,效果越好」,請大家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多元戒菸服務資源,或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的服務,為您量身打造戒菸個人計畫,早日幫您脫離菸癮。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高溫炎熱,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許多人猛灌汽水可樂,擔心發胖,就換喝氣泡水,有人買了氣泡機,天天自製氣泡水,國防醫學院公衛學系教授祝年豐提出飲用氣泡水兩大原則,不可添加糖漿,腸胃功能不好者少喝,避免脹氣。 事實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局(CDC)曾建議,以氣泡水來替代汽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1名60歲居住南部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8月初就醫症狀未改善,再前往醫學中心檢查,確認新冠肺炎陰性,血液培養發現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8月24日通報,2次血清採檢發現抗體,確認是台灣第1例兔熱病本土個案,病患目前已出院接觸者無疑...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邱雯馨報導日本武漢肺炎疫情持升溫,確診人數不斷上升,然而入夏以來,稱為「RS病毒」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病患人數卻也持續增加,成人受到感染只會出現輕微感冒症狀,但2歲以下的嬰幼兒卻容易引發肺炎、腦部疾病等重症,甚至因為呼吸困難猝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數據,2018年每4分31秒就有人罹患癌症,大腸癌罹患率最高,但癌症並非急性疾病,與其說「罹患」不如說「發現」,當癌細胞出現到引發症狀,恐怕都已經有數年之久,所以年紀越大發現癌症機會越高,年輕時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年紀漸長開始要有規律癌症檢查。 癌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