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在台確診比利時工程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採檢匡列接觸者,約半數以上病毒與抗體都呈現陰性,相關資訊將交由專家小組作最終判斷;同時,泰籍移工在泰國第2次檢驗,判定結果「未確定」,因在台相關接觸者檢驗都成陰性,指揮中心宣布結案;另外,指揮官陳時中強調,8大場所務必戴上口罩。


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比利時工程師接觸者病毒與抗體檢驗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比利時工程師個案接觸者多數檢驗陰性 泰國移工調查結案


陳時中表示,第469例比利時工程師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須檢驗461人,目前核酸檢驗已經完成444人都呈現陰性,另有17人等待結果中,血清抗體完成271人全數陰性,其餘190人等待結果。泰國移工個案雖因第2次檢驗結果是「未確定」,但加上在台253位接觸者病毒與抗體檢驗都是陰性,因此判定結案。


比利時工程師個案出現,因入境時僅隔離檢疫,沒有檢驗是否身染病毒,因而要求入境普篩的聲浪不斷抨擊指揮中心,也有極端意見認為是「吃案」,陳時中對此回應,沒有所謂「吃案」,病毒多了會「中毒」,台灣防疫政策都經由各方專家研議與指教,各國情況也會一同探討,也都會有一些研究。


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泰國移工接觸者病毒與抗體檢驗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邊境檢疫政策陳時中仍強調隔離檢疫 境外檢出機率低


陳時中特別說,剛開始部分意見提出用檢驗代替隔離檢驗,但目前意見慢慢趨向一致,了解隔離檢疫的重要性,僅在時間長短仍有分歧。再來則有意見是強調入境普篩,但陸續有案例證實,入境檢疫沒辦法篩檢出全部感染者,如果入境檢驗陰性,居家檢疫時心理判定自己沒染病,就很容易外出違規。


陳時中持續說,目前菲律賓疫情嚴峻,因此首先針對當地入境者先試驗,確認入境普篩狀況如何,未來當作政策是否的更動依據。至於入境檢驗,加上14天隔離檢疫,結束再採檢1次,聽起來像買雙重保險,台灣檢驗量也能承擔,自己聽起來也很心動,但國際已有研究發現隔離14天無症狀,身帶病毒也沒有傳染性。


最近陸續發生3起台灣出境在日本與泰國機場採檢確診的事件,陳時中提出數據解釋,中國大陸、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都是入境普篩,泰國則是症狀採檢,6至7月台灣前往中國大陸共30,056人,沒有任何陽性個案;前往日本3,189人,陽性個案2人也僅佔0.63‰;前往泰國2,503人,陽性個案1人僅佔0.4‰。


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6至7月台灣出境檢驗分析。(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戴口罩意願降低 陳時中提醒8大場所務必戴上


近來出現從台灣離境至國外被檢驗疑似新冠確診事件,陳時中提出數據想要證實台灣內部安全,不過同時陳時中以非常強烈的語氣說,本土零確診不代表零風險,解封時希望民眾能有8成以上戴口罩,至少也要有7成,但目前觀察恐怕連3成都不到,民眾在防疫新生活似乎沒有嚴格落實,甚至酒精出現滯銷,顯示洗手恐怕也不勤。


陳時中呼籲,出入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如醫療院所人口密集機構大眾運輸場站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車廂賣場或市集(百貨公司、量販店、傳統市場、夜市等)、教育學習場所(補習班、K書中心等)、展演競賽場所休閒娛樂場所(電影院、音樂廳、體育館、兒童遊樂場、酒店、舞廳、夜店、酒吧、KTV、遊藝場等)、宗教場所及活動(廟宇、教會、禮拜、遶境等)時,請佩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咳嗽禮節等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遭轟邊境不嚴格本土病例「吃案」 陳時中:吃了會中毒

▲陳時中呼籲8大場所務必戴上口罩。(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牙齒須配戴維持器 相關清潔不可馬虎
▸「地塞米松」成新冠救星 類固醇老藥再度獲得重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7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為臺北市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口腔癌為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第8位;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青少年首次嚼檳榔的來源為家人及朋友。馬偕紀念醫院呂宜興主任表示,青少年接觸原因多為好奇,但長期嚼檳榔,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民間有1俚語「生的過麻油香,生不過4塊板」,道盡了生產風險,其中最恐怖的死因就是大出血,近幾年來,剖腹產比率增高,植入性胎盤風險隨之增加,容易引發嚴重大出血,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研發出「Nausicaa(王蟲)縫合法」,能夠有效止血並保留子宮,留住一線「生」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人家裡都會存放萬用藥膏,當皮膚出問題時都會派上用場,但要注意,其實被廣泛推薦的藥膏中大部分都含有類固醇; 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賴宥菊指出,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因外用類固醇具有抗發炎、止癢與血管收縮作用,除了能改善皮膚過敏等現象,也能減少紅斑形成,甚至止癢作用,但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男性,因左側口腔腫瘤採以切除手術、合併左側頸部淋巴組織清除手術與放射治療,但因術後疼痛,導致每日習慣將頭頸部及身體往右側躺,20多年後,側頭頸部疼痛、右側上肢也因此疼痛麻木無力,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長期側睡 56男頭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男子到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