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遲緩兒快樂成長 親職教育有技巧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遲緩兒的家長們常會覺得早療需要使用專業教具,無法在家中執行,平時不知道該怎麼帶小朋友活動;不過,此觀念是錯誤的!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蔡建宗表示,以家庭親職教育為出發點,透過互動遊戲,家長在家也能以簡單道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提早歡慶聖誕節,苗栗縣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與大千綜合醫院共同舉辦「小天使歲末親子同樂會」,邀請近200位遲緩兒童與家長參加,由復健科治療師舞蹈帶動唱揭開同樂會序幕;蔡建宗主任指出,藉由活動教授家長在家的療育訓練,讓家長修改觀念,並找出適合自己家庭的親子遊戲,可以讓家長當小朋友的家庭老師,了解孩子的成長需求。

親職教育活動分為物理、職能、語言治療三部分,治療師帶著家長使用家裡可取得的素材進行活動,並告訴家長親職活動小技巧,活動分別為鐵人三項、創造聖誕樹及繪本共讀等;蔡建宗說,經由活動可訓練孩童肌力與平衡,增加肢體協調與控制,並經由親子共讀可強化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為未來打好學習基礎。

蔡建宗主任指出,遲緩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在學習、活動上需要多點耐心地教導,本次同樂會活動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治療,幫助家長能在家中透過遊戲,與孩子有更好的親密接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年約五十的遠洋商船船員因工作因素,每次出航就要一、兩年才能回到家。某次返航後,家人發現他與以往相比體重大幅下降,而除了急速暴瘦外,還出現腹部脹痛、進食容易嘔吐的症狀,在家人勸說下前往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晚期直腸癌,腫瘤已轉移至肝臟。晚期腸癌治療手術成關鍵 個人化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肌肉訓練不能等! 塑身不再需要滿頭大汗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大眾對於健康的追求更加擁有具體的概念,即使要減重也不再單單只注重減少脂肪的需求,而更在意身體肌力的增加。知名健康診所盧靜怡院長表示,「肌肉質量的增加,不只是用來雕塑身材曲線。根據研究指出,身體肌肉的增長也可能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乳癌是目前女性盛行率第一的癌症,根據亞洲各國研究對比,台灣的乳癌患者荷爾蒙受體陽性比例偏高,且好發年齡逐漸下降。面對癌症治療的印象,患者往往會對化療導致的落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產生恐慌,心中不免排斥或拒絕,若有生育需求的乳癌婦女因疾病治療可能的影響,常常不知所措,在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手術完我覺得自己狀況比16歲還好!」58歲的潘先生,8年前遇到難以啟齒的障礙,影響夫妻感情,買過、試過所有號稱壯陽的藥品都無效,最後鼓起勇起尋求治療,經過「陰莖靜脈截除術」重拾性福。沒想到3年前他求好心切跑去練九九神功,一陣刺痛居然把手術接起的血管弄斷,只好再次進行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