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明明是同樣的藥物,有些人不會過敏,有的卻用藥後出現紅疹?研究指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引發藥害賠償的痛風治療藥物Allopurinol、和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這些特殊藥物過敏反應與體內基因有關。所幸,隨著醫學研究向精準醫療邁進,新生兒一出生就可透過基因檢測準確找出藥物過敏反應的基因。

致死率高達五成 嚴重藥物過敏居然與基因變異有關

服用藥物後出現起紅疹、喉嚨或口腔黏膜潰瘍、喉嚨痛、嘴唇腫、發燒,須高度懷疑為藥物過敏。多數人藥物過敏,停藥後會改善。有人不那麼幸運,眼睛灼熱、吞嚥不適,甚至水泡,就醫才發現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約1成患者可能致死。若為嚴重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全身大面積表皮受損、嘴巴和眼睛黏膜潰爛,致死率更 高達5成。

知名醫療集團孕婦小兒皮膚病特別門診蔡昌霖醫師表示,疹、破、痛、紅、腫、燒,是藥物過敏六大前兆。藥物過敏反應可大可小,從皮膚出疹、發癢潰爛,嚴重恐致命,嚴重藥物過敏基因,則導致過敏現象發生。 

台灣人藥物過敏帶因機率高 基因檢測確保用藥安全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醫學」 (Nature Medicine),針對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史蒂芬強森症候群及毒性表皮溶解症的基因研究發現,引起史蒂芬強森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的基因,而帶此基因的亞裔族群比例比白種人高出甚多。

台灣大學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博士洪加政表示,相較於歐美每百萬人中二至三人出現SJS,台灣每百萬人就有八人發生,平均每兩天就有新增個案。經由藥物基因學演進,藥物基因與嚴重藥物過敏關聯性逐步確立,美國FDA建議亞裔病患使用某些特定藥物前做基因檢測,確保安全。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麻醉風暴真實上演 惡性高熱難以預期

蔡醫師曾遇過父母對手術常用麻醉藥物過敏,不希望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前來諮詢的案例。對麻醉藥物的過敏反應可輕可重,在電視劇《麻醉風暴》引發的惡性高熱是最嚴重的狀況,病人肌肉僵硬痙攣、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若沒有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死亡。惡性高熱不僅術前難以預期,通常在手術過程中突然發生,且症狀變化迅速,使人措手不及。 

雖然惡性高熱有解藥單挫林(Dantrolene),需及早察覺、才有機會救回病人。因惡性高熱多來自遺傳基因,呼籲有家族遺傳史者進行基因檢測,避免憾事發生。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血片採集少量血

守護新生兒健康 一生一次少量血檢測200種致病基因 

關於新生兒基因檢測,洪加政博士指出,現今已有利用次世代定序(NGS)技術,結合新生兒篩檢及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透過抽血可同時檢測208個基因、200種疾病,以及提前預知藥物反應,避免藥物過敏狀況,提供多達12大類的疾病基因檢測。該項新生兒基因檢測不同於健康檢查,一生只需要做一次, 幫助爸媽在育兒路上,全心守護新生兒的健康。

【延伸閱讀】

帶因檢測疾病 準爸媽孕前避風險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抽血健檢前 你用的採血器材安全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綠色醫療減碳救地球!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發現,部分氣喘的定量噴霧液含有溫室氣體成分,若1/10能改成乾粉吸入劑型,每人每年可減少150-400公斤碳排放,相當於改吃素食的成效。不過,英國氣喘健康建議負責人Jessica Kirby強調,患者應依照醫師指示使用氣喘噴劑,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腳尖微開,慢慢往下蹲,紅燈亮起就是姿勢錯誤!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指出,日本研究發現,重訓只練上半身,比練下肢的人的血管硬度增2.2倍。為鼓勵民眾正確運動,學會與台科大電資學院副院長花凱龍團隊合作,開發「智慧教練」,透過影像動態捕捉,幫大學生揪出深蹲誤區。花凱龍提醒,應遵守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核磁共振結合放療新技術,癌症看得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日前簽下首座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放療更精準,不受呼吸、心跳或吞嚥干擾,讓醫師看清腫瘤變化,及時調整照射,降低副作用。高醫癌症中心主任黃志仁表示,MRI影像引導可避免輻射,更清楚辨別腫瘤軟組織,適用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在治療不是醫師說了算!」醫療現場越來越重視「醫病共享決策」,婦女常見的子宮肌瘤也能因此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吳文毅分享,一名47歲女企業家,發現經血過多、貧血,確診子宮肌瘤,考量停經後腫瘤會縮小,且她強調事業忙、不想開刀,與醫師共同選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