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酷暑接招!4大消暑「涼」方

酷暑接招!4大消暑「涼」方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55歲婦女,接連幾天睡不好,合併有頭痛、頭昏、疲累無力感,由家人陪同到醫院中醫科看診,經醫師問診、把脈,診斷患者為中暑,經中藥及針灸治療,佐以攝取清熱、瀉火、解渴、利尿等功效食物後康復。

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康鍾禧指出,時序進入夏至後,高溫酷熱的天氣,民眾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中暑,門診最近就出現好幾例,因此提醒民眾多做預防,尤其中暑嚴重者,有可能休克,千萬不要輕忽。

幼兒、高齡、身型大者 屬中暑高危險群

中暑中醫又叫做「中暍」或「發痧」,是指在酷熱的環境下,人體無法適應溫度,導致體內熱能累積太多所引起的健康問題,5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高齡者、身型較大者、有脫水傾向者(例如:下痢)、有發燒者、睡眠不足者,屬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面臨屢創高溫的炎炎夏日,該如何消暑呢? 康鍾禧醫師傳授中醫消暑「涼」方,幫助大家輕鬆度過酷暑:

1)多吃清熱、解渴食物/

藉由飲食性質,可對人體達到補瀉作用,因此適度攝取清熱、瀉火、解渴、利尿等功效食物,可以預防中暑,如西瓜、綠豆湯、苦茶、仙草、水梨等,都是炎夏消暑又方便取得的食物。

2)生脈飲益氣/

適用於預防中暑、頭昏、有氣無力、口乾尿少、解除疲勞、氣虛脈弱者,也可長期服用,組成為黨參3錢、麥門冬5錢,五味子1錢,也可加黃耆3錢、紅棗3至5顆等,水煎代茶飲。

3)穴道按摩/

運用簡單的穴位按摩來預防、治療或緩和中暑症狀,都非常有效,如:用大姆指按壓上嘴唇上方正中,鼻溝上三分之一的人中穴;從兩耳尖直上,當頭之正中取之百會穴;以及後腦枕部凹陷處的風池穴;用雙手抓提肩膀上的肩井穴等,對中暑病患皆可先行急救,並立即送醫。

4)刮痧外治法/

輕度中暑可採取刮痧來減輕不適症狀,選擇穴位如肩井穴,輕輕刮至皮膚呈現紅色即可,需選用平滑的器具、使用潤滑油、順同一方向刮,另外像是血壓低、喝醉酒,或者過餓、過飽,身體太虛弱以及孕婦等,都不適合刮痧。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中秋連假即將到來,大魚大肉不忌口,加上飲料、烤肉塗料等高熱量攝取,如果沒有清爽的蔬果調節,一個連假下來,體重可能增加許多,五顏六色的新鮮蔬果含有膳食纖維、天然酵素、植化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可以幫助身體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蛋白質消化、抗氧化。 每日蔬菜要比水果多1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香港商人黃先生今年53歲,長期患有牙周病而造成全口缺牙,曾在醫師建議下嘗試配戴活動假牙1~2個月,因工作需求時常得面對許多人,而缺牙及配戴假牙期間,咀嚼不易、講話咬字不清與不美觀的狀況,對社交造成了莫大壓力,經多方評估後,決定來台進行全口重建植牙手術,手術1天完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縱膈腔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長大到壓迫鄰近的器官時,如氣管、心臟、大血管等,才會逐漸開始出現哮喘、咳血、頸部及上肢水腫等症狀,一般來說,縱膈腔病灶可以是因為良性的發炎所引起,如肺部感染造成之淋巴結腫大,或縱膈腔本身之發炎反應所造成,像縱膈腔炎、類肉瘤等。 病灶僅1公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個多月的女嬰宸宸剛出生時,因先天性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導致血液無法正常經由肺動脈輸送到肺微血管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氧濃度一度掉到60%左右,出生隔日進行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