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醃製品食用前注意事項,你作了嗎?

臘肉等醃製品要反復清洗、溫水浸泡

醃製品食用前注意事項,你作了嗎?

春節期間,市民走親戚,各種各樣的臘貨不僅讓大家吃得滿口留香,回來的時候還不忘帶回大包小包的臘肉、臘魚、臘雞、臘鴨。雖然都知道臘肉之類的食品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大家還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那麼到底怎麼吃這些臘貨才更健康呢?

醫學人員指出,臘貨是用鹽醃製,再經煙熏而成,鹽分含量過高,因此在烹飪之前一定要用溫水將臘貨反復清洗,洗乾淨之後還可再用溫水浸泡約半個小時,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鹽的含量,不會太鹹。此外臘肉不可餐餐吃、天天吃,在食用臘肉的同時要多吃些蔬菜、水果。

臘魚臘肉是中國的傳統食品,與新鮮魚、肉相比,更具獨特的香味而被大家喜愛,他向本報讀者推薦了幾道自己較為喜歡的臘貨菜品,如臘肉炒冬筍、臘肉炒蒜苗,臘肉與冬筍、蒜苗一起翻炒,會產生一種更引起食慾的香味,更加美味,其中,筍子富含粗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還有一定的降脂、減肥的作用;臘味合蒸也是劉紹貴大為推薦的一道菜,將臘肉、臘魚、豬血丸子各適量洗淨切好放入盤中一起蒸熟即可。

臘肉的保存每人方法不一,劉紹貴提議可以將臘肉切成若干小段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冰箱,每次食用前取出一小段洗淨、切好使用即可​​。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腎臟,是協助我們將體內不好的物質代謝、排出的重要器官。 現代人追求精緻飲食,常攝取過量鈉,加上不慎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使得臺灣成為全世界洗腎人口之冠。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照顧、保護自己的腎臟呢?   原則1:慢性病要控制好 據臺灣腎臟醫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歲末年終尾牙應酬後,開春接著又是春酒,民眾歡樂聚會的同時,應更加注意是否給身體造成了負擔。據統計,從尾牙旺季開始急診病患量便立刻多了兩成,醫師表示,大多患者是在大魚大肉後發生急性腸胃炎,或是因飲酒過量所造成急性胰臟炎導致腹部劇痛不適送醫。隨著春酒旺季的到來,專家呼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四季不分明,溫度呈現上下起伏,氣候往往變化萬千,忽晴忽雨,甚至東邊晴來西邊雨,早上陰雨,中午又出大太陽,致使衣服很難穿,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但是,卻有人在氣候驟變低溫時,仍然只穿著一件短袖上衣,也不會感冒,這是什麼原因呢? 體熱體溫不穩定 無法抵抗感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0歲男子,睡覺時常呼吸困難,還伴隨打鼾,不料近年來因腎衰竭,一周需洗腎3次,常常在等待時睡著,卻因為鼾聲都吵得其他病友們無法休息,頻被投訴,家屬才帶他至耳鼻喉科求診,想解決嚴重打鼾的問題。 呼吸道受阻夜夜鼾聲不斷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負責收治的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