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療創新 皮膚潰傷免手術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科學家們透過老鼠實驗發現了一種治療皮膚傷口的新方法,無需經由手術就可以癒合皮膚表面細胞,這些創新發現將幫助人類在未來可以透過簡單的非手術方式治療皮膚傷口。

當皮膚出現大面積創傷和潰瘍時,病人往往苦不堪言,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當皮膚表面遭到破壞時,構成皮膚外層的上皮細胞會移動至傷口處,盡力將傷口密合,但是當傷口面積較大時,這種癒合過程就會變得更加困難,特別是當傷者病患為老年人時,簡單有效的治療方式將更為需要。

所幸目前美國加州拉霍亞Salk研究所科學家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和同事已經想出了一種從身體內部自行治療傷口的方法,完全不需要傷口附近的上皮細胞來救援或進行外科醫療手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科學雜誌。

醫療創新 皮膚潰傷免手術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細胞重編程的基因技術來改變傷口中的非上皮細胞,Izpisua Belmonte說 :「我們將病毒注射到不癒合的潰瘍細胞中,迫使這些非上皮皮膚細胞類型中的四種基因轉變為上皮細胞。」新形成的上皮細胞在28天或更短的時間內成功地治癒了小老鼠的創傷。

不過Izpisua Belmonte提出警告,在進行任何臨床應用之前,仍需要對此技術進行改進,並且進行長期安全性的測試。但Izpisua Belmonte很樂觀 :「目前的研究尚處於開始階段,我們相信未來皮膚創傷的康復時間可能會進一步縮短。」

此技術可以作為一種基因療法,經由「局部引入病毒」進行治療。如果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治療人類的慢性潰瘍,那麼它可能比外科皮膚移植手術或人造皮膚等治療方式更為簡單、快速。Izpisua Belmonte說 :「目前病毒生產費用十分昂貴,但如果能夠擴大產量,成本應該不會成為問題。」如果在人體皮膚上能夠成功,未來這種修復方法也可能會應用於其他組織和器官。

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專門進行傷口癒合研究的科學家Kevin Gonzales雖然沒有參與上述的研究,但他表示對此技術深具信心,認為這項突破是對皮膚外傷的重大貢獻,但是「這只是實現傷口癒合基因治療的第一步,未來還有一段漫長的精進過程必須努力」。

Reference :Scientists find way of treating skin wounds without surgery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已經進入單日5千例,且還在往上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522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108例本土個案及113例境外移入(10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晚間也宣布,即日...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Claire編輯整理春暖花開的季節到來,春天有什麼當季水果呢?原來是枇杷,在春季成熟,而且最近小編逛上水果攤上也常看到的枇杷呢!你跟小編一樣喜歡吃枇杷嗎?一起來看看枇杷有哪些營養、功用、還有挑選技巧吧!枇杷營養成分:1、每100公克熱量38kcal,由於富含水分,...

閱讀詳情 »

一機生成百萬負離子 替父母量身打造居家健康計劃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還在煩惱送母親甚麼樣的禮物?俗話說,父母的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在這舉世歡慶母親節的同時,做子女的除了關懷、陪伴與慰問,更需要幫偉大辛勞的母親量身打造一套全方位的健康計劃,由尚禾亞新推出的負離子循氣蒸,就是今年送給母親最好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落實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拍板的居家隔離縮短為「3+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上午不但趕著跟22縣市討論,下午緊接著召開專家會議,讓原本固定於下午2點直播的疫情記者會罕見延後,指揮中心傍晚宣布指揮官陳時中6點正式對外說明。 蘇貞昌是在昨日傳出拍板居家隔離縮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