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養生夜店“動感單車”,我的小心得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鍾藝 圖:視覺中國

作為堅持在健身房運動了三個月,且沒有教練帶領的運動小白,我漸漸在「摸爬滾打」中有了些運動小心得。這篇文章就先和大家分享一下非專業人士如何利用好動感單車揮汗。

動感單車永遠是健身房裡被人翻牌最多的項目,一節動感單車的時長平均為45分鐘,在這不到50分鐘的運動里可以甩走近500卡路里,相當於慢跑一個到一個半小時,而且動感單車相比於很多運動來說更加有趣,隨著音樂High起來的同時各種動作穿插,很有可能你在運動中還加強了自己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度。

不過,動感單車也常常被人詬病。動感單車和跑步一樣,對膝蓋軟骨有一定的損傷風險,特別是對於較胖的人。如果騎行時的動作和節奏不得當,動感單車就變成了「膝蓋殺手」。除此以外,動感單車雖然是減脂神器,但要真正達到減脂的目的,對動作的幅度、難度等都有要求,而這往往是運動小白做不到的,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在單車上騎的飛快,但是體重和脂肪率並不下降。

所以,動感單車究竟要怎麼騎才能騎出它的真正療效?結合本人親身體驗和與教練的溝通,給到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養生夜店“動感單車”,我的小心得

首先,騎行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充分。這裡的「準備工作」不僅僅是指拉伸和熱身,還有結合自身的情況調節動感單車的座位高低、座位與手把之間的間距,以及手把高低。我發現很多到健身房騎動感單車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跳上一輛動感單車,然後二話不說開始狂騎,這樣不但不能有效運動,還有很大可能會造成損傷。動感單車不是日常的單車,花上三四分鐘學會如何調節參數,並調整到合適自己的位置,這點尤為重要。

其次,需要掌握正確的騎行方式。剛開始騎動感單車的人都喜歡腳趾朝下踩踏板,這樣的騎行方式很容易因為運動量大且踩踏頻率高而造成腳部麻木,腳面與地面平行才是正道。在動感單車手把下有阻力調節旋鈕,如果你和這個按鈕不熟,不喜歡加阻力騎車,那實則是在浪費時間,你的運動只能求得心理安慰。動感單車在不加阻力情況下飛快騎行,也很有可能會發生踏板脫腳的危險。

另外,懂得量力而行是關鍵。動感單車是健身房裡的團課,教練顧忌不到每一位學員的運動狀態,而且動感單車的運動量、節奏和動作難度都比一般運動大,所以在騎行的時候,自己一定不要強行跟隨教練的節奏和動作。如果體力不支或者動作不能完成,此時就應該停下來或者做單純的騎行動作就好,切不可以強撐。

動感單車有兩大類騎行方法,一類是花式騎法,這種騎法會伴隨很多的上半身下壓、擺身、把位變化等,第一二次做動感單車運動的人基本學不會這些高難度動作。另外一類騎法是Spining,這種騎法動作難度低,通常只有平地、爬坡、衝刺等,雖然動作簡單易學,但是對阻力的變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來說,不論哪種騎法,「得當」是重點,合理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好運動的節奏,這樣才能保證動感單車在幫助你日益健康,而不是損害原有的健康。

最後,單純依靠動感單車,你並不能收穫勻稱的身材,所以不論你多喜歡動感單車,都不要只沉迷於此,搭配無氧訓練,保持住自己的肌肉,才能收穫理想的健身狀態。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主因,性行為是主要傳染途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今(30)日進一步提醒,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感染HPV,顯示情侶間高度傳染的現象。且不少男性誤以為女性才需要預防HPV,但國外研...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新興病毒爆不完!就在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之際,國際間最新消息,科學家又在中國發現豬隻帶原新品種流感病毒,且目前已有「豬傳人」案例。疾管署今(30)日也掌握到相關訊息,亦擔憂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豬傳人」證據,但相關研究示警若病毒株未來具有廣泛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COVID-19使許多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加困難,但是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更能突顯出人情的溫暖。德州奧斯汀一位育有兩個孩子的母親特別將當地社區的媽媽們團結起來,為那些在兒科加護病房(NICU)以及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幫助。 Kara Michael是德州奧斯汀的職業治療師,...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脖子凸一塊,竟是癌上身!今年73歲的林先生,約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凸起了一個腫塊,儘管壓起來不痛,卻快速變大,2周內就長到2倍大,已經有1.5公分大小,周邊還發紅發癢,就醫檢查發現腫塊表皮有角質層增生,經切除後病理化驗證實為惡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