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修鼻形防失敗風險 自體肋軟骨美鼻夯

重修鼻形防失敗風險 自體肋軟骨美鼻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逢年關將近,許多愛美女性蠢蠢欲動,想要趁著歲末年終來執行「修修臉」計畫,開業整形醫師許英哲表示,除了施打填充物修補的微整形深受民眾歡迎外,以往令人害怕的侵入式手術療程,隨著資訊的普及,國人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像是雙眼皮手術、隆鼻手術皆是年前整形門診中熱門的諮詢項目;但相對地手術醫療糾紛多,如何慎選專業安全的整形環境是更重要的課題。

隆鼻手術多 糾紛也不少

相關數據指出,2015年「醫學美容」已經成為僅次於航空以及汽車的全球第三大產業。整形在台灣風靡的程度世界皆知。整形外科醫師賴慶鴻指出,以隆鼻手術為例,台灣民眾每年約有高達20萬人進行隆鼻相關手術,坊間更是出現各式各樣隆鼻的行銷名詞與術語,愛美人士一窩蜂的進行隆鼻手術,但手術失敗且需要接受二度隆鼻者,也是不計其數。

許英哲醫師以自身個案為例,該案例本身鼻子又短又低,為了讓自己變得鼻型更美,過去便接受了隆鼻手術。但由於放入的矽膠植體與鼻形不符,導致植體穿出,鼻子穿孔變型;後來求助於他,修復手術進行前需先將原本植體移除,並改用自體肋軟骨移植,將困難朝天縮鼻重建,並找回鼻頭適合的角度。

隆鼻手術材料多 個人適用不同

許英哲醫師長期專精於鼻整形與重建專業,他解釋一般坊間的隆鼻材料大致可分為自體軟骨移植、矽膠鼻膜、卡麥拉隆鼻醫材、Goretex人工血管材質等幾種。他提到,並非每個人都適用於同一種材料的手術,任何手術都存在著風險,如使用人工材料隆鼻,一旦發生感染與併發症,就有可能使鼻子潰爛,造成難以恢復的傷害;醫師進一步說明,肋軟骨固然有其優點存在,但手術門檻高,並非每位醫師都能施作,經驗不夠的醫師做出來的結果,並不見得比使用人工材料來得有美感。

許英哲醫師認為,適合肋軟骨做為隆鼻材料的人主要是無法接受外來物隆鼻,但可接受肋軟骨彎曲率重修者;其次,嚴重短鼻,曾經隆鼻手術感染發炎或多次鼻重修手術者,以及鼻中隔嚴重歪斜,或需要鼻中隔重建者等,都適用於肋軟骨隆鼻療程。他表示,只要借助正確專業的隆鼻的方式,大家也可以擁有美麗挺直的鼻型。

醫師美感經驗是關鍵 專業諮詢不可少

賴慶鴻醫師則形容,「一道菜好吃與否,最關鍵在於廚師的技術;空有好的食材,沒有經驗豐富的廚師,也燒不出菜的美味」。相對的,使用自體肋軟骨隆鼻,能否做出好鼻型的關鍵,手術醫師的美感與經驗是關鍵。因此,許英哲醫師提醒,整形手術從術前仔細評估選擇到術後保養、生活作息都要注意,醫師的執刀技術則是手術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他建議想要改頭換面的民眾術前一定要多做功課,深入研究比較,找出服務與技術都值得信賴的醫師操刀,重塑美麗且「安能辨真假」的鼻形!經由醫師審慎的評估,做出最適當的手術判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8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將在2021年元月起放寬美豬進口管制,但民間仍有許多質疑聲浪,尤其台灣人食用豬肉內臟的習慣與西方不同,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幼兒園並非學校衛生法規範對象,誰能替幼兒們把關?在長期健康影響方面,應更嚴謹且充裕討論後再做開放。董氏基金會提出三大疑慮:幼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美趨勢公開,「自然美」成主流!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公布2020台灣醫美市場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消費者將「效果自然」視為重要因素之一。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醫師則呼籲,消費者於療程前,應主動向診所確認使用的療程產品、儀器耗材,是否經台灣衛福部核准且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車內異味難散 乘客易不適成普遍困擾很多人開車時習慣開啟車內循環阻絕外界空氣汙染,但像是計程車司機長時間開車,車內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車內異味散不掉,也影響乘客搭車意願。像是常帶小孩搭計程車的蘇小姐就表示,曾經坐過車內有檳榔味、或載過寵物的氣味,對於過敏兒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黑白照片,呈現著無家者的所有家當。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在吉立亞醫藥基金支持下,日前在剝皮寮舉辦「防疫下的弱勢-無家者攝影展」,展出疫情衝擊下無家者的生活樣貌,也透過「真人圖書館」敘說無家者故事及街頭導覽行程,為無家者創造就業機會。「期待民眾理解之後會同理。」社團法人台灣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