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物擊中後頸 他雙腳瞬間失去知覺

重物擊中後頸 他雙腳瞬間失去知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一名55歲的陳先生,某天在工作時不小心被重物擊中後頸部,當下疼痛難耐之外,沒幾秒就當場倒下,雙腳失去知覺無法動彈,在場的同事驚嚇不已,立刻打電話叫救護車。
收治病例的神經外科柯宗伯醫師表示,經過檢查,陳先生的頸椎第六與第七節滑脫合併壓迫神經,所以雙腳無知覺也無法行走,送醫當天立刻進行復位手術,將頸椎固定。頸椎位於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一共有7塊頸椎骨組成,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之間為「寰樞關節」,無椎間盤,而從第二頸椎至第一胸椎共有六個椎間盤;頸椎在脊柱椎骨中雖然體積最小,但是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其負重也較大。
此外,頸椎是連接頭顱與軀幹的關鍵,更是腦部通往周邊神經的樞紐,一旦發生病變或受到外力侵襲,輕者會引起頸部及肩膀酸痛,嚴重者可能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柯宗伯醫師指出,一般而言,頸椎受傷多是因車禍或是高處墜落最為常見,像是病例中的陳先生被外物擊中的機率反而較小。臨床上多以手術治療,以阻止神經持續受損,術後多由復健來恢復健康。
醫師呼籲,頸椎外傷的患者,最重要的是頸椎的固定,如果沒有做好第一時間的固定而任意搬動,容易對病患造成二度傷害,讓傷害範圍持續擴大,讓神經功能保存與恢復更加困難;一旦頸部或脊椎外傷時,切勿自行移動病人,應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來處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98

相關推薦

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並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導致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開學期間,已經新增多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並落實正確勤洗手與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長年飽受慢性或頑固性疼痛所苦的患者,為緩解其疼痛,經醫師評估後,會視病況開立貼片劑「吩坦尼(Fentanyl)」,除此之外,它也被廣泛使用在麻醉、加護病房、止痛與無痛內視鏡檢查上,藥效長達72小時,是一種經皮膚吸收的類鴉片止痛劑。吩坦尼應用範圍廣 屬二級管制藥品食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高溫病菌容易滋長,若吃下半生不熟的食品,當心沙門氏桿菌等引起的食品中毒!一位主婦因為冰箱壞掉,把剩餘的食品拿給6歲的女兒吃,導致孩子感染沙門氏桿菌,因而高燒不退、上吐下瀉、持續腹痛數日,須住院治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無論是居家飲食或出門外食,都有可能感染沙門氏桿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如果不好好復健的話,關節的活動度可能會受影響喔!」75歲王伯伯在開刀置換左膝人工關節之後,原本不太敢活動,但聽了醫師的建議之後,開始透過「關節活動器」協助復建。術後疼痛主要是因為關節沾黏嚴重,使活動角度受限,患者怕痛就更不敢動。但醫師建議,患者術後越早開始運動,復健效果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