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近來重訓正夯,但訓練姿勢不正確,可能導致肩膀痠痛,引起肌肉的疲勞疼痛、甚至損傷或發炎。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土城長庚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表示,許多重訓愛好者常會出現肩膀疼痛,其中肩「夾擠」是常見的原因。重訓中的課表安排不當、強度太強、或進階太快、訓練姿勢不正確等,都可能引發相關問題。

不同類型的肩夾擠 分為外肩及內肩

林杏青表示,肩夾擠有不同的機制,依照成因不同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肩夾擠;原發性肩夾擠是直接摩擦導致的肩夾擠,旋轉肌和肩峰下滑囊因為動作反覆摩擦擠壓,引起滑囊及肌腱發炎;次發性肩夾擠又可因為位置的不同分為「外肩夾擠」、「內肩夾擠」。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常見引起外肩夾擠的不良姿勢

以下由物理治療師李冠頡示範訓練中常見引起外肩夾擠的不良姿勢,尤其在發生後的急性期應該避免:

1.肩關節過度外轉、水平外展

-側舉(Lateral raise

錯誤的側舉:肩膀內旋越多,在側舉到外展肩關節90度時,越容易造成夾擠。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伏地挺身(Push up

正確的伏地挺身:手掌在軀幹正下方支撐,下降過程較容易使肩關節向後伸直撐起身體,避免產生過度水平外展。

錯誤的伏地挺身:手掌在身體兩側外開,軀幹在下降過程中低於手肘高度,手肘又比肩關節更前面,容易造成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2.肩膀過度曲屈(Hyperflexion

-下拉 (Pullover

此動作肩膀過度曲屈,容易以發夾擠;由於訓練目標肌群為肱三頭肌、擴背肌,若會引發症狀,可以嘗試以引體向上做為替代訓練方式,並盡量用擴背肌為主要發力肌群。

-引體向上(Pull ups

正確的引體向上:手肘位於頸部前方,避免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外轉。

錯誤的引體向上:手肘位於頸部後方,容易造成肩關節過度水平外展、外轉,造成肩夾擠。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次發性肩夾擠的成因 

如果因為肩膀前側相對不穩定導致肩關節活動無法在適當的位置上,旋轉肌在動作時就必須更用力穩定,導致旋轉肌疲勞疼痛、肌腱不等程度的損傷和發炎。最常伴隨的不穩定常是肩關節前側的區域,因為過度肩外旋、外展、水平外展的動作產生。可能發生在肩峰下滑囊的位置形成外肩夾擠,或是在棘上肌與棘下肌肌腱緊貼肩唇瓣(包覆關節的軟骨)的位置產生內肩夾擠。次發性的外肩夾擠與內肩夾擠分別容易造成肩關節前後側的疼痛。

常見引起次發性肩夾擠的動作 

以下是訓練中常見引起次發性肩夾擠的動作,建議急性期避免:

-肩推(Shoulder press

正確的肩推:肩關節水平內收30度(手肘要在軀幹前方),避免肩外旋同時又水平外展過度。

錯誤的肩推:肩外旋同時又水平外展過度(手肘在軀幹後側)。

重訓姿勢別練錯 小心肩夾擠找上門(上篇)

【延伸閱讀】

格鬥天王Conor Mcgregor擂台骨折 重回格鬥場最快一年後

健身環太好玩 婦人竟肩旋轉肌斷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照2.0升級 巷弄長照站社區老人的好厝邊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理念,長照2.0積極普及充實社區照顧資源,衛生福利部鼓勵社區基層服務單位共同投入佈建長照柑仔店,讓長照服務的觸角深入到每一個有需要的家庭中,截至106年7月,全台117個鄉鎮市區預計佈有441處巷弄長照站,讓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嘴巴破好痛!」不少人都有口破的經驗,口腔出現小小的白斑,第一時間通常都會擦藥膏,希望傷口能夠儘早癒合;不過,護理師提醒,口破有可能不是單純的口腔潰瘍,若是口腔黏膜炎,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膏,恐會抑制身體免疫反應,感染情形更加惡化。免疫力低下 口腔黏膜發炎易口破和信治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國人癌症時鐘撥快,平均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其中大腸癌更是連9年位居癌症榜首,年新增人數破1萬5千名。大腸癌治療以手術為主,但仍約有5成患者在手術前後必須輔以化學治療;然而,化療副作用卻是大腸癌病人排斥治療的最大主因。臨床上,就有一名四十歲...

閱讀詳情 »

健康取決於三項要素: ① 食用新鮮、營養的食物。② 適當吸收這些食物,讓細胞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素。③ 將所有廢物從身體中排除。 首先,想要充滿生機地活著,提供給身體的食物必須是對的──食物必須含有供給細胞養分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與酵素。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一句話:「你的食物應該就是你的藥,而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