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針對獨特基因找解方 精準醫療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針對獨特基因找解方 精準醫療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越來越多臨床證據顯示,癌症病患若接受從精準醫療選出的標靶藥,可獲得比常規用藥更佳的療效;而標靶新藥正朝精準化、通用化邁進,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精準的治療,讓療效更好。針對部分病患獨有的基因突變如NTRK融合基因,不分癌別,可經TRK抑制劑治療,只要有此類型基因突變即可使用,都有機會大幅提高治療成效。

全球醫藥專家 : 精準基因檢測 有利標靶新藥治療

因應台灣市場的新藥臨床應用,台灣癌症基因檢測公司邀請世界知名藥廠負責開發TRK抑制劑的醫藥專家Marc Fellous醫師來台,與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趙毅教授、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明燊主任、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劉妙真醫師、與該公司的技術長陳淑貞博士,在精準醫學會議中從策略面及臨床應用面充分探討相關議題。

醫藥專家Marc Fellous醫師提到,精準醫學確保了每次治療都可用到對的藥物,而癌症基因檢測可找出核心的癌症驅動基因(Driver genes),進行精準投藥以達到最佳效果。精準醫學的普及影響了臨床試驗的設計,在更具開放性的籃式臨床試驗(Basket Trials)中,各種癌症病患只要具特定基因突變皆可參與,讓以往較無機會參與試驗的罕癌病患,也多了標靶新藥治療的可能。

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 一次搞定數百基因用藥需求

根據標靶新藥TRK抑制劑臨床試驗結果先前的臨床分析可知,總共有近50%橫跨十幾種癌症的成人及兒童病患,經基因檢測發現帶有可用藥的基因突變,舉例來說,在標靶新藥TRK抑制劑臨床試驗結果指出,具NTRK融合基因者,若使用NTRK inhibitor治療,其反應率高達79%;現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可短時間徹底檢查高達幾百個基因的用藥需求,一次完成,比傳統一次檢測一個基因的方式更準確又便利,也不用一直跟患者取檢體,將檢測效益最大化。

陳淑貞博士指出,融合基因的構造雖複雜,但現已有不同檢測可選擇;相較於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檢測蛋白質,基因檢測技術可更準確的找出融合基因,而螢光原位雜合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需更多檢體,透過NGS檢測RNA只需少量檢體即可進行,檢測DNA雖有機會發現更多基因突變,但未必都有意義。

運用基因檢測尋找合適用藥 罕癌個案覓得生機 

近期的精準腫瘤醫學試驗如I-PREDICT、TARGET與WINTHER等,都證實精準醫療可供病患進行更準確的治療及預測。2019歐洲腫瘤醫學年會最新的研究發現,晚期乳癌病患的存活時間(PFS)經精準醫療後更可達到10個月;三總血腫科戴明燊主任即分享精準醫療之經驗於高齡80歲的罕癌個案,透過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找出藥物相關基因突變、予以治療。

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劉妙真醫師表示,一名53歲甲狀腺癌個案因為咳血、呼吸很喘,將近兩個月都只能坐著睡覺才來求診,經檢查發現脖子長了18公分大的腫瘤,肝也有近3公分大的腫瘤,切片進行廣泛型癌症基因檢測後,結果發現帶有NTRK融合基因,並且透過與藥廠的合作,將病人納入相關藥物的恩慈療法,協助病患得到極佳的後續治療機會。

突破用藥限制,精準醫療讓許多癌症病患獲得更佳治療選擇及成效,只要與醫師充分討論,都有機會得到不錯的效果。

【延伸閱讀】

排除晚期癌症無效療程 精準醫療提高用藥成功率

基因檢測速解碼 婦癌專家攻克晚期卵巢癌 

免疫治療擊退皮膚癌復發噩夢 近九旬嬤符資格沒在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一冷,許多人就想吃熱騰騰的火鍋暖暖身子,但您知道吃火鍋前還可以看「履歷」,了解湯底是如何製作的。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食品藥物管理署訂有相關規範,要求火鍋業者必須揭露湯頭和肉品的「身家資料」,包括湯底主要使用哪些食材製作、肉品是否為重組肉等,希望讓民眾吃得更健康、更安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人一到冬天,常有皮膚乾癢等現象,其實主要是因天氣變冷,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當皮膚血液循環變差,就會出現皮膚乾燥、脫皮、搔癢等症狀,又稱為乾燥性皮膚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黃奎祐指出,乾燥性皮膚炎多發生在四肢部位,嚴重時恐全身都會出現症狀,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吸菸對人體有害,但戒菸過程總是漫長又辛苦,戒菸者常在過程中感覺焦慮,並因為各類狀況發脾氣,易怒、恍神,是戒菸者常給人的既定印象。面對菸癮所產生心神不寧,及難耐的痛苦,若當身旁有朋友吸菸時,很容易因此破功。針對這樣的情形,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出「對抗菸癮六大招」,希望戒菸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妤(化名)自學生時期就對讀書不感興趣,以致於高職畢業後決定踏入社會賺錢,期間接觸形形色色的朋友,卻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品海洛因,因毒品案件出入監獄兩次,使家人難過至極。出監後,原想重新改過為自己往後的人生努力工作及戒癮,沒想到因婚姻生活不順遂,最後以離婚收場,再次染上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