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銀髮族不明原因變瘦、反覆發燒不退、夜間盜汗 小心CLL上身 打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三大迷思 治療要聽「醫師話」

銀髮族不明原因變瘦 反覆發燒不退 夜間盜汗 小心CLL上身 打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三大迷思 治療要聽「醫師話」

【記者周蘭君報導】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人2016年平均壽命雖達到80歲,但是身體健康、不須仰賴他人的「平均健康餘命」僅71.2歲,即民眾最後餘生平均有8.8年受病痛所苦。台灣去(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2026年更進入超高齡社會,民眾要構築健康退休生活,應提高疾病意識。

 

長者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反覆發燒、夜間盜汗,千萬別以為只是衰老症狀,應盡速至血液科檢查血液中白血球的數目是否異常,甚至是否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作怪!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暨血液病學會理事王銘崇醫師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是一種淋巴細胞癌化、且異常增生的惡性淋巴腫瘤,好發六、七十歲銀髮族。國內有病例逐年上升及年輕化趨勢。因為症狀的特異性低,不少患者誤以為是年老的症狀,導致延誤就醫。

 

王銘崇醫師遇到一名70多歲婦人,除有長期貧血,白血球更飆高至20多萬;此外,該婦人血紅素也僅5點多,低於正常人的一半。婦人還伴隨胃口不佳,短短半年間體重從48公斤瘦到41.7公斤,甚至無法出門活動。直至健檢的血液常規檢查異常,才轉至血液科進一步確診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王銘崇醫師說,婦人就醫時腹部腫脹,脾臟腫脹到原來的十倍大,因為過度腫脹壓迫到骨盆腔,吃一點點東西就會飽,嚴重影響生活行動。所幸經過單株抗體合併口服化療藥物治療後,病情終獲控制,體重也恢復正常,現在也可以遊山玩水。

 

 

王銘崇醫師期望國人打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三大迷思,了解疾病分期,並遵從醫囑追蹤、治療。

錯誤迷思觀念一:病徵只是衰老症狀,不予理會。

王銘崇醫師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常見七大症狀包含(1)無法解釋的體重降低(半年內下降一成以上)、(2) 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3) 夜間盜汗、(4)淋巴結腫脹、(5)全身倦怠、(6)食慾不振、(7)全身乏力,上述症狀易與衰老症狀混淆,民眾應提高警覺。

 

錯誤迷思觀念2:一旦確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就要立刻治療。

    王銘崇醫師說,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無症狀,先追蹤;有症狀,才治療」低危險群(A):通常無臨床症狀或輕度症狀,主要是以追蹤觀察為主,存活時間平均大於10年。

  1. 中危險群(B):特徵是淋巴結及肝脾腫大,血色素及血小板數量尚可維持正常數量。此時期視患者身體狀況,綜合判斷是否進行治療。平均存活時間大約是7年。
  2. 高危險群(C):血色素及血小板數量開始明顯下降,影響身體造血功能,造成感染、出血等現象,需要採取積極治療,平均存活時間大約是2年。

 

錯誤迷思觀念3:治療都要搭配化療,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王銘崇醫師表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目標是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與提高存活率。目前治療方式主要是化學治療、注射型單株抗體治療、標靶治療三大類。血液科醫師有更多武器,為患者量身打造個人化療程。

王銘崇醫師表示,即便確診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也無須憂慮,配合醫囑秉持「無症狀先追蹤;有症狀才治療」原則。屬於低危險群只要規律追蹤,切勿用偏方、另類療法,以免破財傷身,甚至因為誤食類固醇,引發不良副作用且造成抵抗力下降。屬於中、高危險患者若經醫師評估需要治療,除了傳統化療、注射型單株抗體治療外,國內目前已有兩款免搭配化療的全新機轉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一款可讓癌細胞溶解、促使癌細胞凋亡,另一款可抑制癌細胞增生,達到抗腫瘤效果,讓醫師有更多武器為患者量身訂做適合療程,提升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外傷科跨科團隊合作8年治癒近9成的病人患腿。(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發生嚴重鈍、挫傷,只有瘀青也不可輕忽!一名31歲男性,騎乘機車時不慎自撞電線桿,左腳明顯遭到撞擊、有鈍挫傷,因為局部沒有發現缺血症狀,當天在急診室觀察7小時後即返家,但之後疼痛持續惡化,並出現大片...

閱讀詳情 »

緯來《醫次搞定》邀請沈玉琳、郭昱晴、曾智希上節目分享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肺部疾病;曾擔任戒菸大使的沈玉琳提及自己有長達25年的菸齡:「我其實很不喜歡菸味,抽菸只是一種社交工具,當了戒菸大使之後才真正斷了菸癮。」小禎也自爆年輕的時候曾經抽了五、六年菸:「突然有一天覺得菸味很討厭,一夜之間就全戒掉了,瞬間...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2019ATLife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從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今年的特色之一是設置職能治療專區。在ATLife生活輔具展職能治療專區裡,將由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在現場展示居家高齡及無障礙友善設計原則,讓現場民眾了解到客廳的照明及地板設計如何讓長輩不易跌倒,又有哪些...

閱讀詳情 »

左起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病友代表惠敏、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 【記者周蘭君報導】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發生率也居高不下,恐怕將成為新一代國病!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台灣肺癌學會、癌症醫學會等團體25日共同提醒國人重視肺癌防治,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