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針劑納健保 打針次數減半、出血獲改善

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針劑納健保 打針次數減半 出血獲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2歲的重度 B 型血友病病友于先生,年輕時因當時的治療無法有效改善反覆的關節出血,年紀輕輕就置換人工關節。近年來改用短效型凝血因子後,仍然無法達到完整保護,偶爾發病流血時異常疼痛。今年9月受惠於長效型凝血因子納入健保,1週施打1次的預防性治療後,藥物涵蓋時間變長,沒有藥效不足困擾,關節出血和疼痛情形獲得改善。

血友病體質易出血 關節部位最常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友病中心張家堯主任表示,血友病是一種因遺傳性基因缺陷,導致先天性血液凝固異常的出血疾病。其中常見 A 型與 B 型血友病主要由 X 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多為男性。

張家堯指出,血友病易出血的體質,在負重較大或活動量較大的關節出血,包括踝關節(66.3%)、肘關節(53.5%)、膝關節(47.7%)為主,平均年出血量高達35~40次,其中又以關節部位出血最為常見,若長期反覆的關節出血可能導致關節病變,甚至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關節,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納健保 嘉惠B型患者

被譽為「台灣血友病之父」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沈銘鏡教授指出,相較於A型血友病,B型患者在治療歷史上一直是相對弱勢。所幸隨著醫學發展,血友病治療已進入基因工程時代,然而早前 B 型一般型製劑問市仍落後 A 型三年之久。如今隨著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問世並納入健保給付,1週僅需注射1次,不僅為患者帶來便利,更達到長時間保護效果,B 型病患終於首度突破治療困境。

施打針劑次數減半 自發出血頻率降低

張家堯指出,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可以讓注射次數減半,大幅提升生活品質及治療順從性,半衰期較短效型更提升 2.5 倍,降低關節損傷風險和自發性出血次數。據國外研究統計,不論是否接受過預防性治療,在轉換為長效型凝血因子預防性治療後,所有患者的總體年出血率(ABR)皆有明顯下降,且有半數病人能達到關節完全緩解的治療目標。

治療關鍵非濃度 訂定個人化的預防性治療

張家堯說明,有別於A型血友病的八凝血因子因血中濃度越高,關節自發性出血的頻率顯著降低,據研究報告顯示,有少數案例在血中濃度高的情況下,B型血友病仍有自發性出血,因此預防性治療之療效預測,不應以第九凝血因子的最低濃度作為單一指標,而是同時考量維持較高的最低凝血因子濃度,又具備有 EVD 的保護效應 。

醫師呼籲,應與治療團隊討論最低濃度以外的多項治療目標,依個人出血發生率與關節狀況,訂定個人化的預防性治療,以達到加強關節保護、降低注射頻率、減輕治療負擔。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而美的微創脊椎手術 治療效果真好35歲蘇先生,因右側坐骨神經痛,已無法工作一個月了,因疼痛難耐,疼痛指數高達8-9分,接受藥物與復健無效,接受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後,住院一天出院。另外一例是一位32歲越南籍勞工阮先生,右側坐骨神經疼痛難耐,曾去台南某醫學中心兩次,均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月打疫苗提升防護力 跟夏季流感說byebye夏日炎炎,流感疫情也持續升溫。一名26歲志願役軍人,因近兩天開始發燒,全身倦怠而至門診就醫,並提到營區內已有多名同袍出現類似症狀。檢查結果確診為A型流感,服用克流感後,病情獲改善。今年流感不間斷 打疫苗多防護罩夏季高溫,但罹...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4)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再生醫學的興起,是醫學界近十數年來的新躍進,在骨科新興治療項目中,採用幹細胞治療膝部退化性關節炎最為熱門,一些論文發表相關動物實驗研究成果,或人體臨床試驗,採用不同來源的自體或異體幹細胞來治療膝部關節炎,經體外增生到足夠數量後再注射到膝關節內,都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三餐在外、高脂飲食,飯後一杯甜膩的飲料,不只容易讓上班族形成中廣身材,還會對身材造成威脅,健康堪憂。依據「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43%,其中男性比率更高達48.9%、女性比率為38.3%。105年10大死因當中可以發現,至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