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70歲的許伯伯2年前開始,關節出現疼痛,以為是平時工作操勞造成,因此尋求民間漢方療法,但治療1年後病情未好轉反而惡化,不僅關節腫大造成無法工作,半夜也常抽痛,天天都睡不安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許伯伯罹患的是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多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筋骨痠痛,導致就醫時延誤病情,目前可透過生物製劑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林理信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是精神不佳、全身痠痛等,症狀常被混淆,患者往往會先向中醫或復健診所求助,因此平均會延誤1~2年才被確診罹病,常常導致關節已受到破壞,目前全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已達6萬人之多。許伯伯治療初期使用傳統止痛藥,但仍無法減緩疼痛,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關節腫痛情況緩解,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選擇多元,傳統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病友,若成效不佳,則會改以生物製劑治療。今年初衛生福利部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物,可直接從細胞內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關節腫痛;口服藥物更提升病友用藥方便性。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雖然效果佳,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有些甚至是不可回復的副作用,將對身體造成負擔。林理信說,自己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堅持不使用類固醇,而是以免疫調節劑為主的根本治療為主,減少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孕期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除了各方營養均衡攝取能幫助寶寶強健體格的成長,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也能幫助腦部發育、預防貧血。建議婦女在孕期不挑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寶寶健康出生及成長。育齡婦女近6.9%葉酸偏低、2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正常生活期』指的是術後3至6個月的期間,屬產後照護的第三階段。傷口照護須知到了「正常生活期」產後三至六個月,也正逄「傷口重塑期」。此時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會經過—連串的合成丶分解,產生堆疊並重新排列,因此需開始使用防疤產品,給予傷口「濕潤」、「密閉」、「下壓力」、「抗張力」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業結盟,打造生醫科技新勢力!國研院與義守大學、義大醫院,共同成立「智慧醫療策略聯盟」,宣示將擴張生醫版圖,正式前進高雄科學園區設立據點,共同推動台灣智慧醫療挺進世界舞台。三方攜手 打造高科聚落新面貌 根據國際調研組織統計,2017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成長至4053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天氣轉涼,流感即將步入流行期!每到秋冬季節都是流感多發時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鍾鎮鴻提醒,除了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以提高個人免疫力外,最重要的是,及早施打流感疫苗,高齡者應再增加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才能避免感染。流感進入高峰期  9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