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長者慎防車禍、跌倒 脊髓損傷恐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長者慎防車禍 跌倒 脊髓損傷恐奪命

人口老化指數最高的萬華區,常有因意外事故(車禍、跌倒或高處墜落)造成手腳麻、四肢乏力甚至癱瘓而就醫的民眾,這些患者們都有共同的「脊髓損傷」問題。

 脊髓受傷位置越靠近頭 四肢受影響範圍越廣

脊髓包在脊椎骨(脊椎管)裡面,連接著通往身體四肢的周邊神經,大腦的訊息會經由脊髓到周邊神經再到各個器官臟器,以控制身體的運作。一旦受傷的位置越靠近頭(例如高位頸椎),身體四肢受影響的範圍就越廣,嚴重甚至無法呼吸和四肢癱瘓,當場失去生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劭遠表示,各國統計資料顯示,頸椎是最常受傷的位置。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包括過度前彎後仰及神經受壓迫(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骨折和脊椎脫位)。有些患者已經有退化性脊椎和脊椎管狹窄(脊髓受擠壓),更容易因為意外事故造成脊髓損傷。

脊髓骨刺、血塊 須盡行減壓和固定手術

目前並沒有可顯著促進病人恢復的藥物,主要治療以手術和復健為主。文獻證實72小時內手術對病人的神經功能恢復也許有幫助,然而手術也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主要針對脊髓受到明顯壓迫(如血塊、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和脊椎結構上不穩定(如骨折、脫位),進行減壓和固定手術。

許劭遠醫師說明,針對頸椎已有多節退化(骨刺)和脊椎管狹窄的患者(老年人居多),可考慮從頸前做椎間盤切除、椎體切除、椎籠置入融合術和骨釘骨板固定,或是使用椎弓整形術。手術方式因病情需求而有不同,患者可與醫師應做充分討論後再做最有利的決定。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免疫系統疾病在台灣一直是相當盛行的疾病,影響範圍從年輕人到老人皆有,輕者口乾、眼乾,重者心、腎皆有疾病,恐危及生命,大多數病人發病之後,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控制的狀況下,症狀皆維持在輕到中程度,大部分可見乾燥、疼痛、眩暈等不一的症狀。 關節腫痛、血小板過低、肝炎 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20多歲,體重近110公斤的洪姓壯男數天前覺得肚臍痛,當時不予以理會,結果2天後發現右下腹劇痛,並且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立刻安排腹腔鏡手術,現已康復出院。 右下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中秋連假即將到來,大魚大肉不忌口,加上飲料、烤肉塗料等高熱量攝取,如果沒有清爽的蔬果調節,一個連假下來,體重可能增加許多,五顏六色的新鮮蔬果含有膳食纖維、天然酵素、植化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可以幫助身體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蛋白質消化、抗氧化。 每日蔬菜要比水果多1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