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者肌少症問題如何改善? 家醫科醫師教日常小撇步

長者肌少症問題如何改善? 家醫科醫師教日常小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也會隨之減少,這時若又合併肌力下降或生理功能異常時,恐促使肌少症的發生。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尚儒醫師解釋,當肌肉無力造成的行動不便,這時可能會因上下樓梯或就醫困難等因素,導致罹患慢性疾病的長輩逐漸減少活動量,甚至出現營養缺乏等現象。

每天簡單肌力訓練 遠離肌少症找上門

但要如何改善肌少症呢?其實可從每天透過簡單的肌力訓練以及飲食原則,有效遠離肌少症。蔡尚儒醫師提及,長輩平時在家可利用將600cc寶特瓶裝滿水,作為啞鈴訓練手臂肌力,藉由雙手握著寶特瓶,肩膀向上舉高放下,再由側邊舉高放下的方式達到訓練肌力效果;此外,也可利用雙手扶住扶手作微蹲,使膝蓋彎曲60度,再回到站姿的方式,幫助訓練大腿肌力與臀肌。

改善肌少症 掌握基本飲食原則是關鍵 

在飲食上,則每天把握攝取足夠的熱量及優質蛋白質。營養室盧靜詩主任解釋,蛋白質建議量為1.2-1.5g/kg BW,或可直接以每餐攝取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計算,且藉由攝取像鮭魚、鮪魚、鯖魚、起司等食物,幫助達到每天身體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最後也可配合每天適當的日照約10至15分鐘,也有助於身體活化維生素D提供身體使用。

肌少症長輩難就診 可尋求在宅醫療服務

肌少症對於年長者的影響不僅是行動能力,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失能及死亡風險,不得輕忽嚴重性。蔡尚儒醫師強調,家中長輩有相關問題,必要時應尋求專醫師的協助,若為因肌少症或是其他因素已經造成嚴重行動不便無法就診的長輩,也可尋求在宅醫療服務,積極面對肌肉症,才能幫助長者維持身體機能,達到健康老化。

【延伸閱讀】

志玲姊姊善舉持續發酵 台大醫院心律不整小孩成人都受惠

當醫師遇上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卡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林玫妮 老花眼,是個隨著老化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幾乎人人無法倖免,一般人約40歲以後,就會開始出現老花的症狀;而眼睛是靈魂之窗,帶領我們飽覽世界上的美景,若能延緩老花,維持好眼力,該有多好呢? 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葉家豪,親自設計了2款抗老花料理,除了具有中醫的養生概念外...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季節交替之際,面對早晚變化的溫差,似乎更容易感到不適,該如何改善體質,提升自我免疫力,杜絕細菌與病毒的入侵呢? 這回,就由有機食療達人歐陽英,提供3款有機、天然的精力湯,巧妙運用最原味的食材,讓你不用花大錢,在家就能簡單做、免疫大提升。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老人家走樓梯真是要小心!日前台泥已故董事長辜成允因為下樓梯時不慎踩空跌落導致死亡;最近也有一名六十多歲民眾,為了要喝杯水,從二樓下樓到一樓時,不慎跌落,不但傷及腦部,且傷到脊椎,進而造成四肢癱瘓。 老人跌倒可能會導致腦傷 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辛宜蓉表示,銀髮族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多吃麩質,說不定可以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而較少吃麩質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較高。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所舉辦的2017年流行病學、預防╱生活型態與心臟新陳代謝健康醫學研討會。 對麩質敏感的人 只佔一小部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