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70歲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外出,對先生惡言相向。同時,老太太也懷疑媳婦偷竊其首飾與衣服,堅持兒子欠其一百萬未歸還,到處向鄰居抱怨子女不孝,當子女與其溝通時,老太太會咒罵子女,甚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家暴事件。

認知障礙+精神症狀

若家中長輩的個性與情緒轉變,出現不合理想法,有可能是失智症引起的。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以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計算能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有妄想、幻覺、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精神行為症狀。

對於妄想深信不疑

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通常是令家屬最感困擾與最費心力的部分。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為妄想,妄想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患者深信不移。

可服藥減緩妄想症狀

目前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方向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若患者的妄想已明顯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建議至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醫,經由醫師評估後服用抗精神藥物,減緩症狀。

症狀輕微可採非藥物治療

症狀輕微的患者建議先採用非藥物治療,其方向包含了解患者的行為乃是症狀所致,非故意為之;以溫和、同理態度與患者互動,思考患者當下可能有的情緒與想法,率先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激發患者更多負向情緒,務必留意不當面指責患者轉移注意力,引導患者轉移思緒去進行其感興趣的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維持規律與豐富作息有助減少精神行為症狀,建議患者作息規律,並安排其感興趣活動以減緩退化。

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

因為誘發妄想的原因、當下事件發生的情境、患者的情緒張力不盡相同,故即使同樣是有妄想的患者,其表現出來的樣貌與解決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上述非藥物治療僅提供部分原則性概念,實際執行時仍需照顧者仔細觀察,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患者,過程中若有困難,建議與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尋求專業諮詢。(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李思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林先生擔任保全業主管,因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且應酬多飲食難節制,工作10年胖了37公斤,求診時已重達117公斤,失控的體重導致身體出現許多慢性疾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及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根本無法入睡,白天又睏到不行,甚至曾經開車開到睡著,相當可怕,簡直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近視雷射術後,度數會回退嗎?」是雷射近視患者最常提出的疑問。眼科醫師林友祺指出,近視雷射術後度數又加深,必須釐清「度數回退」和「度數增加」的差別,「度數回退」是術後復元的結疤反應所致,約發生在術後半年至一年內;至於「度數增加」,則是術後3-5年,回診發現度數增加...

閱讀詳情 »

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即將在26號開始,亞洲同志友善之城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積年累月地投入、體制內外共同努力的結果。以台灣同志遊行來說,2018年遊行參與人數高達13.8萬人,今年同志合法可以登記婚姻後,今年算是合法的第一年同志遊行,許多人更帶著慶祝的心情,而也有攀岩業者想歡慶這個同志月,特別在攀岩場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歲的宥宥以經上三年級了,每天都會尿床,就算媽媽半夜特地叫他起床尿尿也沒用,床單被子洗到都來不及乾,但他妹妹才五歲就完全不會尿床了,媽媽因而帶他到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就醫;在診斷後發現,原來是原發性單一症狀尿床,經過持續六個月的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後,現在尿床症狀已慢慢獲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