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70歲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外出,對先生惡言相向。同時,老太太也懷疑媳婦偷竊其首飾與衣服,堅持兒子欠其一百萬未歸還,到處向鄰居抱怨子女不孝,當子女與其溝通時,老太太會咒罵子女,甚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家暴事件。

認知障礙+精神症狀

若家中長輩的個性與情緒轉變,出現不合理想法,有可能是失智症引起的。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以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計算能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有妄想、幻覺、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精神行為症狀。

對於妄想深信不疑

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通常是令家屬最感困擾與最費心力的部分。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為妄想,妄想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患者深信不移。

可服藥減緩妄想症狀

目前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方向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若患者的妄想已明顯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建議至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醫,經由醫師評估後服用抗精神藥物,減緩症狀。

症狀輕微可採非藥物治療

症狀輕微的患者建議先採用非藥物治療,其方向包含了解患者的行為乃是症狀所致,非故意為之;以溫和、同理態度與患者互動,思考患者當下可能有的情緒與想法,率先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激發患者更多負向情緒,務必留意不當面指責患者轉移注意力,引導患者轉移思緒去進行其感興趣的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維持規律與豐富作息有助減少精神行為症狀,建議患者作息規律,並安排其感興趣活動以減緩退化。

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

因為誘發妄想的原因、當下事件發生的情境、患者的情緒張力不盡相同,故即使同樣是有妄想的患者,其表現出來的樣貌與解決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上述非藥物治療僅提供部分原則性概念,實際執行時仍需照顧者仔細觀察,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患者,過程中若有困難,建議與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尋求專業諮詢。(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李思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會挑食嗎?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吃「便當」,因為便當就像個百元福袋,打開除了白飯以外,可能會出現很多令人想逃避的食物如:冷凍三色豆、醃漬牛蒡絲、韭菜......等。但營養師指出,挑食的定義其實很模糊,有的人對某些食物是「不喜歡、盡可能不吃」,有的人是「某些食物打死不吃」。在網路上擁有高人氣的營養師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我國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而依據各國之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後少數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二劑的BNT疫苗胸悶 疑為急性心肌缺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近視雷射科技的進步,民眾用近視雷射矯正視力的意願也隨之升高,而除了價格之外,恢復期與術後視力穩定度也是消費者所在意的。藝人安心亞接受SMILE近視雷射滿1年,近期開心分享視力還是穩定維持1.0、也沒有眼睛乾澀問題,引發消費者對於該近視雷射的好奇。 據統計,全台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桃園報導】疫情燒進校園!桃園市新冠疫情延燒,桃園市長鄭文燦在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狀況。其中有4所學校的採檢結果出爐,匡列篩檢者皆為陰性。連日疫情出現零星確診個案,鄭文燦表示「每3天就傳1輪,患者從感染到有傳播力,不到3天,有需要在社區與家庭擴大採檢。」,在16日又傳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