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於女人尿失禁問題 婦科醫師告訴妳該注意這些事

關於女人尿失禁問題 婦科醫師告訴妳該注意這些事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女性天生尿道較男性短,不少歷經過多次懷孕生產或動過骨盆腔手術的婦女,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支撐力降低,只要有打噴嚏、大笑、原地跳躍或跑步等較大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尿液滲漏的尿失禁現象。藝人Ella在臉書上自曝產後長期受到尿失禁困擾,經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2級」,使用護墊也難以防護,有時甚至褲子也弄溼,嚴重影響工作、生活,直到接受手術治療後才揮別漏尿煎熬。

 

尿失禁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2大類,發生在年輕女性和熟齡婦女的病因又有不同。聯新國際醫院婦產科醫師任士熙表示,應力性尿失禁常見於年輕女性生產後,骨盆腔尿道鬆弛所致;至於5、60歲的年長女性,則因荷爾蒙缺乏,造成尿道內括約肌彈性不足。此外,急迫性尿失禁則多起因於常憋尿、吸毒拉K導致膀胱神經受損、纖維化,或糖尿病患因膀胱神經受損降低敏感性,總感覺尿液無法排乾淨。

 

針對尿失禁的診斷,一般會先採取護墊重量測試或尿液檢查,如先喝下500C.C.的水,30分鐘後陸續採取走動、咳嗽、跑步或蹲站等動作,若護墊漏尿重量超過2g,就表示有尿失禁的問題。任士熙醫師建議,平常可在從事各種活動後簡單自我判斷,感覺內褲是否溼溼的有尿騷味,通常輕微尿失禁可以藉由凱格爾運動、提肛運動、皮拉提斯核心運動或學習憋尿法,持續至少1個月訓練會陰部肌肉,可改善輕微的漏尿情況。但嚴重的尿失禁患者,若釀成不敢出遠門、伴侶隔閡、對生活品質構成影響時,就可以考慮利用手術方式解決。

 

任士熙醫師說明,年輕女性尋求治療,通常可採取骨盆底電刺激療法和陰道雷射2種方式。前者健保給付,利用電流刺激陰道肌肉的原理改善鬆弛,每次半小時,療程6次,約半數患者會獲得改善;後者每月1次、療程3次,須自費,結束後近9成患者能改善。通常治療後如未再生小孩或不搬重物,可以延長療效期限,復發時可重複治療,不影響正常生活與工作。

 

若希望一勞永逸、解決反覆漏尿困擾,尿失禁的陰道吊帶微創手術也分為健保和自費2種,前者會從尿道下方開2個小切口放置陰道吊帶,術後約8成患者會改善,但4、5年後恐再復發;後者採用外陰無傷口的單一切口吊帶,術後改善逾9成,能長期維持但須自費。任士熙醫師強調,陰道吊帶放入的位置接近性高潮核心,若性事活躍或預備再生2胎則不建議選擇;微創術後2個月內避免傷口裂開,不宜搬重物。

 

任士熙醫師提醒,自然產的孕婦們,寶寶體重最好不要超過3500公克,只要骨盆腔肌肉被撐開的神經斷裂愈少,產後尿失禁的可能性就愈低。若是因老化所造成尿失禁再復發,可補充適量的荷爾蒙加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朋友若感覺小便有灼熱感、常頻尿,應盡速就醫,久不理會恐引發急迫性尿失禁,治療上更為棘手。平日應養成不憋尿的習慣,最好4小時內排尿1次,若經常性尿道發炎,也可攝取蔓越莓相關保健品,減少細菌附著膀胱,以降低感染機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中暑、過敏、心肌梗塞?不得不注意高溫下的健康危機! 最近氣溫節節攀升,在戶外活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暑,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刮痧,把整個肩頸弄得青一塊紫一塊的,甚至還有人刮成像「台灣鯛」一樣,只是這樣刮真的有效嗎?刮痧是不是一定要愈痛愈好? 另外,想要避免中暑,一直待在室內就沒問題嗎?答案恐怕不是如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0歲老先生,兩年前因大腸癌肺部轉移接受胸腔內視鏡輔助手術(VATs)及完整化學治療療程,定期追蹤過程中並無復發的跡象。近半年持續咳嗽,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並未發現肺實質有轉移復發之病灶,無奈對一般止咳藥物無明顯療效,經支氣管鏡檢查發現數顆氣管內腫瘤位於氣管及右側主支氣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長期受耳鳴困擾,竟是大腦循環退化徵兆。桃園1名56歲女性,半年來常常出現腦鳴、耳鳴等現象,不旦嚴重影響聽力,就連說話音量也因此提高,就醫檢查,醫師確診為聽力退化;衛福部桃園醫院中醫科醫師許為軫指出,患者經由中醫治療調理後,耳鳴症狀已逐漸舒緩,血壓也漸漸穩定下來。 長期...

閱讀詳情 »

source:華視新聞youtube source:華視新聞youtube醫生收過最小癌症患者僅有5歲!近年得肝癌的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兒童因為細胞活力強,一旦罹患肝癌,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會加倍,通常發現晚、發病快,從發病到肝癌末期只需要半年...醫院收過最小的癌症病患只有5歲,足以證明癌症的發病時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