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不再卡卡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關節不再卡卡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人類關節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換句話說,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雙和醫院骨科醫師翁佩韋指出,包括膝蓋不當使用者、銀髮族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又以女性大於男性,每六人中就有五人有此問題,治療上,包括藥物治療、針劑治療,以及置換人工膝關節等方式。

71歲婦人罹關節炎 新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有效改善

臨床上,一名71歲阿嬤,半年前出現左膝關節腫痛積液等症狀,尤其站立或行走時,會感到特別痠軟無力、疼痛跛行,就醫診斷為左膝內側的中期退化性關節炎,雖服用消炎止痛藥仍無法改善;翁佩韋醫師表示,經建議後,患者使用「牛津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進行左膝關節內側局部磨損部分的部分人工關節重建手術,術後兩天左膝關節就能彎曲至90度,且一個月後已能輔助拐杖走路。

牛津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傷口小、疼痛感低

過去傳統治療多全摘式手術,但對於年長患者而言,不僅手術風險高,術後恢復和照護時間也長,且術後關節不再像以往靈活;雙和醫院骨科部主任曾永輝指出,牛津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不僅只將磨損嚴重的內側膝關節面置換為人工關節,也保留了前、後十字韌帶及另外三分之二完整的人體膝關節構造,更貼近自然人體工學的步態,加上傷口小,術後疼痛感低優點。

全方位膝關節炎照護 供患者對症下藥

目前雙和醫院骨科部提供全方位之膝關節炎照護,包括高位脛骨切開矯正術、機器手臂輔助導航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牛津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以及微創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可望針對不同病症患者給予適合治療;曾永輝主任呼籲,但預防仍勝於治療,平時除了得選擇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若關節不幸受傷,也應好好休養,才能避免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9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分別是20多歲本國籍男性(第625例)與印尼籍50多歲女性(第626例),由美國與印尼入境,接觸者共25人,當中9人列居家檢疫。然而第626例入境13天才發病,指揮中心回應,仍最有可能是在境外感染。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飲食講究清淡每天「清粥小菜」,要求自己少肉、少鹽、少糖、少油,認為這樣可以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結果罹患肌少症,恐怕顧此失彼。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張居家照片意外讓政壇女神高嘉瑜形象崩壞,泛黃枕頭讓人不敢領教!兒科醫師林應然指出,枕頭太厚,難以清洗,即使洗了,也不容易晾乾,建議用1、2年就換1顆新枕頭,使用時外面套1層防蟎枕頭套。 許多人經常清洗枕頭套,但對於枕心,常是束手無策,只能日曬,林應然表示,枕頭用久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南報導】對於口腔癌患者來說,除了擔心腫瘤復發,還得面臨吞嚥困難、頸部運作障礙,以及術後顏面殘缺等問題,專家建議,口腔癌患者接受手術、藥物治療,還應結合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等,才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58歲張先生為一位工廠老闆,為了工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幾年前,口腔內發現硬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