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痛吃成藥 竟缺鐵性貧血

關節痛吃成藥 竟缺鐵性貧血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輸液補充後出院,血紅素已慢慢恢復,並未再因貧血而住院。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尋求專業才是第一選擇。

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約會導致20%的病人會產生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合併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較高,但也會造成其他小腸和大腸的潰瘍。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大部份以多發性糜爛或環狀潰瘍來表現。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所引起的小腸潰瘍,治療方式就是停止服用止痛藥再加上補充營養,待小腸黏膜再生復原。

小腸鏡可以一窺小腸全貌

黃庭章醫師表示,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長度平均約有6公尺,因為長度很長而且在人體腹腔內是游離狀態,所以會增加小腸疾病診斷的難度。以往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小腸攝影、核子醫學或血管攝影等輔助診斷,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從膠囊內視鏡和小腸鏡的問世,讓腸胃科醫師可以一窺小腸的全貌。

雙氣囊小腸鏡2001年問世,內視鏡長度達200公分,有一個特殊的外套管,分別可以在內視鏡和外套管上面裝置氣囊,透過兩個氣囊的充氣和抽氣交替,就可以慢慢推進和縮短來達成全小腸的檢查。臨床上可因病灶位置而選擇由口側或肛側進行檢查,針對診斷和治療小腸的疾病更便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常聽到有些人吃完大魚大肉後,約30~60分鐘右上腹會脹痛、抽痛,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認為是胃痛吃胃藥就可以。大部分的胃潰瘍引起的疼痛是空腹時較明顯,若吃完油膩大餐後,才發作的脹痛,就要懷疑是膽結石造成的疼痛,如果膽管阻塞致膽汁滯留,產生黃疸以及膽管炎,必須住院施打抗生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不少女性因為生理期腹痛而動彈不得或經血過多,婦科醫師鄭丞傑提醒,一旦頻繁經血偏多或經期太長,建議需就醫檢查。子宮肌瘤問題常見 99 % 良性勿擔心女性朋友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子宮疾病,包含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其中子宮肌瘤問題相當常見,...

閱讀詳情 »

明明是身體疲累,卻往往想用肚子慰勞自己?無法克服嘴饞,總在錯的時間吃錯的食物?想自煮豐盛低脂料理,但不知買什麼又怕麻煩,碰到以上減肥瓶頸的你,應該怎麼克服難題?其實只要懂得正確對待身體,成功減重非夢事!快來看看不用餓肚子,就能在5週瘦10公斤聰明甩肉的真人實証! 不用餓肚子,5週瘦10公斤! 為了健...

閱讀詳情 »

小小的扁桃腺發炎不在意,卻可能惹來大麻煩!有的人以為扁桃腺發炎是小事,卻輕忽未即時就醫,結果可能惡化成深頸部感染。1名80歲阿嬤,就是因為扁桃腺發炎釀成深頸部感染,從右側鼻咽到下咽和甲狀腺旁空腔塞滿膿液,幾乎壓扁了呼吸道,導致聲音嘶啞、無法言語。 喉嚨痛、吞嚥時疼痛或頸部淋巴腫大壓痛,應及時就醫。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