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各企業實施居家辦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形態改變更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肌膚健康,正值夏季常見如痘痘、泛紅敏感、濕疹、搔癢等問題依然於每家每戶上演,奈何現階段難以向皮膚科醫師、美容師求助。知名醫美健康聯合診所盧靜怡院長呼籲,不能輕忽因防疫而產生的保養漏洞,善用不出門的時間做好居家保養,擁有新的保養儀式,在艱難、緊張的抗疫期間維持最佳狀態:

可以不化妝,不能不防曬

許多人因為不出門,省卻早上化妝、打扮自己的時間,然而許多人使用的防曬是底妝產品,若停止上底妝,必須於保養程序最後加入防曬步驟。盧靜怡醫師提醒夏季紫外線最強,就算一直待在家中,能量較強的UVA(長波紫外線)一樣能穿透窗戶深入肌膚,除了刺激肌膚產生黑色素,還會破壞肌膚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形成斑點、黯沉、鬆弛、皺紋、下垂等光老化問題。

24HR空調房,肌膚大乾荒

炎夏避暑冷氣往往整天整宿吹,空調會抽掉家裡的水氣,長期讓皮膚處於乾燥的環境,汗水、皮膚水分減少也會造成皮膚代謝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出現起屑搔癢、紅斑、紅疹、毛細血管擴張、緊繃等敏感問題。

身體從內、外都需做足保濕功課,盧靜怡醫師建議除了成年人一天至少補充2000c.c.的水外,正確使用保養產品,補水與鎖水保濕須並進。面膜、精華或乳液產品挑選單純低敏、經由皮膚科測試成分,添加如神經醯胺、多元胜肽和植粹固醇等成分等,幫助修護肌膚天然屏障、舒敏退紅。

缺乏運動,肌膚老態提早報到

不外出讓活動量大幅降低,長久坐在電腦前又沒有固定運動習慣會使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變慢。隨著肌膚的角質代謝下降,容易形成毛孔堵塞、粉刺、痘痘;循環能力不佳則使臉部肌膚看起來蠟黃黯沉、浮腫老態。盧靜怡醫師推薦為自己安排居家健身的計畫,並多吃蔬果、補充如維生素C、硫辛酸、Q10、白藜蘆醇等來清除體內自由基;臉部則可選擇低濃度酸類代謝老廢角質,並使用添加如藍銅胜肽、海藻粹取、植物性角鯊烯等科學實證生長因子的保養品,延緩肌膚老化、改善膚色。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歐美因為實施長期居家工作、視訊社交,人們如今透過鏡頭盯著自己臉上的皺紋、鬆弛、比例不對稱,尋求醫美、整形外科的人數增加1~3成。盧靜怡醫師表示:使用保養品、運動、均衡飲食乃日常保養之道,而面對皮膚問題的治療、美容醫學與整形手術皆屬於醫療行為,民眾仍應求助合格有經驗的專科醫師與醫療機構,親診方能達到有效的治療。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4歲的黃小姐,先前就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小腫塊,但因工作環境改變,無暇顧及自身,導致右側乳房腫塊迅速增長至5公分,到婦產科門診就醫後就隨即被轉診至乳房微創中心評估,所幸經過超音波導引真空負壓切片系統切除後,黃小姐在傷口小於0.5公分且乳房無變形下,恢復良好。乳房腫塊多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曾經發生多起精神疾病患者所犯下的社會事件,最終經常因為加害人的患者身分讓受害者家屬求償無門,加上近日9月26日屏東縣超商女店員無辜遭挖眼的案子震驚全台,也因此帶動社會對於《精神衛生法》修法一事的關注,不少網友認為對精神病患強制就醫的標準界定需要調整,才能避免有暴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霜降是中國24節氣的第18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6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國曆10月23或24日。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 霜降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表示即將進入冬天。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提醒,在此深秋季節轉換之際,因為天氣冷暖無常,是感冒等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許多人都嚮往有一頭柔順光滑的秀髮,但現代人造型求新求變,時常燙髮、染髮,髮質一不小心就變得毛躁脆弱,除了定期上髮廊護髮外,許多人也會選擇以「護髮油」保養頭髮,不僅經濟實惠且使用方便,是忙碌上班族、學生族的好選擇!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