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各企業實施居家辦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形態改變更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肌膚健康,正值夏季常見如痘痘、泛紅敏感、濕疹、搔癢等問題依然於每家每戶上演,奈何現階段難以向皮膚科醫師、美容師求助。知名醫美健康聯合診所盧靜怡院長呼籲,不能輕忽因防疫而產生的保養漏洞,善用不出門的時間做好居家保養,擁有新的保養儀式,在艱難、緊張的抗疫期間維持最佳狀態:

可以不化妝,不能不防曬

許多人因為不出門,省卻早上化妝、打扮自己的時間,然而許多人使用的防曬是底妝產品,若停止上底妝,必須於保養程序最後加入防曬步驟。盧靜怡醫師提醒夏季紫外線最強,就算一直待在家中,能量較強的UVA(長波紫外線)一樣能穿透窗戶深入肌膚,除了刺激肌膚產生黑色素,還會破壞肌膚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形成斑點、黯沉、鬆弛、皺紋、下垂等光老化問題。

24HR空調房,肌膚大乾荒

炎夏避暑冷氣往往整天整宿吹,空調會抽掉家裡的水氣,長期讓皮膚處於乾燥的環境,汗水、皮膚水分減少也會造成皮膚代謝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出現起屑搔癢、紅斑、紅疹、毛細血管擴張、緊繃等敏感問題。

身體從內、外都需做足保濕功課,盧靜怡醫師建議除了成年人一天至少補充2000c.c.的水外,正確使用保養產品,補水與鎖水保濕須並進。面膜、精華或乳液產品挑選單純低敏、經由皮膚科測試成分,添加如神經醯胺、多元胜肽和植粹固醇等成分等,幫助修護肌膚天然屏障、舒敏退紅。

缺乏運動,肌膚老態提早報到

不外出讓活動量大幅降低,長久坐在電腦前又沒有固定運動習慣會使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變慢。隨著肌膚的角質代謝下降,容易形成毛孔堵塞、粉刺、痘痘;循環能力不佳則使臉部肌膚看起來蠟黃黯沉、浮腫老態。盧靜怡醫師推薦為自己安排居家健身的計畫,並多吃蔬果、補充如維生素C、硫辛酸、Q10、白藜蘆醇等來清除體內自由基;臉部則可選擇低濃度酸類代謝老廢角質,並使用添加如藍銅胜肽、海藻粹取、植物性角鯊烯等科學實證生長因子的保養品,延緩肌膚老化、改善膚色。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歐美因為實施長期居家工作、視訊社交,人們如今透過鏡頭盯著自己臉上的皺紋、鬆弛、比例不對稱,尋求醫美、整形外科的人數增加1~3成。盧靜怡醫師表示:使用保養品、運動、均衡飲食乃日常保養之道,而面對皮膚問題的治療、美容醫學與整形手術皆屬於醫療行為,民眾仍應求助合格有經驗的專科醫師與醫療機構,親診方能達到有效的治療。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已於今年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新北市65歲高齡人口也突破52萬人,面對整個社會人口的轉變,新北市也推動老人共餐、敬老老花眼鏡、動健康、公共托老中心、佈老時間銀行、青銀共居等創新政策,希望翻轉社會大眾對高齡者傳統刻板印象。此外,亞洲第一座青銀共創設計基地「銀光未來館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流感來襲,因此應多加注意與預防,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更應該要小心!中醫師並提醒, 流感主要是透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也可經由接觸傳染,要特別注意。多數自行痊癒 少數可能嚴重併發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行政院環保署日前空氣品質預報,臺灣地區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面風速偏弱,擴散條件稍差,易有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情形。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

閱讀詳情 »

你方「便」過後,會留意自己便便狀態嗎?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服務中,就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大便黏馬桶?三餐大魚大肉、嗜吃生冷食物,害腸胃濕熱惹禍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