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不得不去醫院怎辦?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教你3法則

防疫期間不得不去醫院怎辦?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教你3法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全國各醫療體系皆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體動員,呼籲民眾若無必要不要進出醫療院所,但許多慢性病患者仍有就醫需求,該如何因應呢?

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 亦為感染性疾病好發族群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主任表示,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多為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包括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症、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除了有內臟器官侵犯外,也因為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系統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也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族群。

面對武漢肺炎來勢洶洶 遵守3措施防患未然

針對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疫情,建議風濕科病患的因應措施,依據預防、就診及用藥三部分分別說明:

1、預防:

雖然目前的感染途徑尚未完全釐清,但高度懷疑可藉由近距離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或體液而增加人傳人之感染風險。因此,應確實依據目前的防疫要求,減少外出、避免人潮擁擠的場所、避免接觸可能存在感染的人群、出門配戴口罩及勤洗手等。

不過,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在疾病活動時常合併倦怠、疲乏、肌肉痠痛症狀,多數在治療緩解時就會減輕,切勿過度解讀為感染而增加恐慌。

2、就診:

不該過度恐慌不敢就診,如果倦怠、疲乏、肌肉痠痛症狀明顯加重,即使休息都無法緩解,還是要考慮疾病活動的可能性,因害怕感染而不敢就醫,萬一延誤病情更加得不償失。

至於常規的門診,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到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不要用手揉眼睛、挖鼻孔,在醫院用完廁所要確實洗手,到醫院時避免經過急診、發燒篩檢站等地點,回家後要立即丟棄口罩、仔細清洗雙手、臉部等。

3、用藥:

藥物會影響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有些病患就會想是不是先停藥一陣子,等風頭過後再回復用藥,這是絕對不可取的方式,因為驟然停藥很容易疾病復發,活動性的疾病同樣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事實上,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的致病機轉多是免疫系統混亂導致攻擊自身的正常細胞,自己打自己的結果除了造成器官受損外,也影響對外的抵抗能力;因此,控制病情是風濕科病患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最重要的方式,規則就醫及持續用藥才是正確的方式。

【延伸閱讀】

 準新娘脖子腫險延長婚期 這術式治療不留「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圖片截取自douguo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麽比例, 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幹凈後放在鍋裏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nb...

閱讀詳情 »

比癌症死亡率還高的「小病」,遇上一定不能忽視!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相信大家從小長到這麼大都有過一個經歷,就是被釘子或者別的什麼尖銳物扎破過腳。我小的時候被扎過的次數都數不過來,可能大家也一樣。那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大家都被扎過,還身心健康地長這麼大,那你還說個啥啊?其實,事...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肝癌早期!來自河南的小張始終不肯相信檢查單子,自己沒有乙肝,也沒有感覺任何不適,怎麼會突然就肝癌了。要不是單位體檢查了出來,可能要等到晚期才會發現!小夥認為可能是近半年來早餐一直吃鹹菜,才導致短短半年內就發展成了肝癌。 鹹菜會致癌嗎? 很多...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英國大文豪史蒂文森讚美洋蔥為「根中玫瑰」。 洋蔥味甘微辛辣, 性溫, 有平肝、潤肺、健胃、解毒殺菌的功能, 早在古埃及、希臘和羅馬時代, 洋蔥在民間醫藥中已佔有重要地位。洋蔥營養價值極高,是一種集營養、治療和保健於一身的蔬菜,洋蔥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血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