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不得不去醫院怎辦?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教你3法則

防疫期間不得不去醫院怎辦?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教你3法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全國各醫療體系皆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體動員,呼籲民眾若無必要不要進出醫療院所,但許多慢性病患者仍有就醫需求,該如何因應呢?

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 亦為感染性疾病好發族群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主任表示,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多為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包括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症、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除了有內臟器官侵犯外,也因為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系統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也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族群。

面對武漢肺炎來勢洶洶 遵守3措施防患未然

針對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疫情,建議風濕科病患的因應措施,依據預防、就診及用藥三部分分別說明:

1、預防:

雖然目前的感染途徑尚未完全釐清,但高度懷疑可藉由近距離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或體液而增加人傳人之感染風險。因此,應確實依據目前的防疫要求,減少外出、避免人潮擁擠的場所、避免接觸可能存在感染的人群、出門配戴口罩及勤洗手等。

不過,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在疾病活動時常合併倦怠、疲乏、肌肉痠痛症狀,多數在治療緩解時就會減輕,切勿過度解讀為感染而增加恐慌。

2、就診:

不該過度恐慌不敢就診,如果倦怠、疲乏、肌肉痠痛症狀明顯加重,即使休息都無法緩解,還是要考慮疾病活動的可能性,因害怕感染而不敢就醫,萬一延誤病情更加得不償失。

至於常規的門診,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到醫院時,一定要戴口罩、不要用手揉眼睛、挖鼻孔,在醫院用完廁所要確實洗手,到醫院時避免經過急診、發燒篩檢站等地點,回家後要立即丟棄口罩、仔細清洗雙手、臉部等。

3、用藥:

藥物會影響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有些病患就會想是不是先停藥一陣子,等風頭過後再回復用藥,這是絕對不可取的方式,因為驟然停藥很容易疾病復發,活動性的疾病同樣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事實上,過敏免疫風濕科病患的致病機轉多是免疫系統混亂導致攻擊自身的正常細胞,自己打自己的結果除了造成器官受損外,也影響對外的抵抗能力;因此,控制病情是風濕科病患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最重要的方式,規則就醫及持續用藥才是正確的方式。

【延伸閱讀】

 準新娘脖子腫險延長婚期 這術式治療不留「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66歲的顏姓老翁因解尿困難,長期服用α型阻斷劑來改善維持排尿狀況,去年因檢查發現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上升(13.5 ng/mL ),在擔心有攝護腺癌可能性下,接受經直腸超音波導引下攝護腺切片檢查,發現有攝護腺癌前期非典型腺體(ASAP),而且連續三次檢查都是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面對夏秋之際的轉換,許多民眾深受皮膚乾癢、乾咳的問題所擾,紛至門診就醫。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賴建銘醫師表示,秋分時節,天氣多變化,加上季節轉化成陰長陽消、晝夜溫差大,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熱刺激,一旦調節失當,就容易遭受病邪乘虛而入,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了改善腰酸,許多人都有自行服用止痛藥的經驗,不管是噴霧、按摩油甚至是酸痛貼布都是家中必備的解痛妙方,另外也有民眾會屯購止痛藥錠在酸痛時吞一顆馬上緩解。感冒糖漿當止痛藥 上癮後竟洗腎一名服用感冒糖漿當做止痛藥的病患,因糖漿內含Codeine(可待因),雖具有中樞性鎮痛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報告,台灣老年人口的比率將於107年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而至114年恐將再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為瞭解當今社會進入高齡化時代所面臨之挑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藥廠合作,訪問全台近500位65歲以上長者。結果發現,有高達81%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