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輪狀病毒發威 嬰幼兒發燒嘔吐恐感染

秋冬輪狀病毒發威 嬰幼兒發燒嘔吐恐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進入秋冬季節,輪狀病毒正在發威;臨床上,有不少嬰幼兒因感染輪狀病毒,出現急性腸胃炎,不停嘔吐且無法正常進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洪瑋勵指出,輪狀病毒是糞口路徑傳播,經由接觸到病童的手,或是病童接觸過的物體表面、經由呼吸路徑等傳染。

感染輪狀病毒 水瀉症狀甚至長達3週

根據衛福部病毒性腸胃炎資料顯示,幾乎每個已開發國家中,5歲以下的兒童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洪瑋勵醫師表示,感染輪狀病毒的患者,會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約2至3天候就演變拉肚子水瀉,且稀水症狀可長達5天,甚至3週,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能完全恢復。

嚴重脫水抽搐恐危及生命 應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洪瑋勵醫師進一步說明,但對於嬰幼兒,因腹瀉容易造成體液流失,出現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嚴重不僅會抽搐,甚至危及生命,通常又以出生六個月到兩歲的小孩,或有免疫缺陷的小孩,症狀最為嚴重,但目前治療上,並無特效藥可醫治,僅能仰賴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舒緩。

預防感染輪狀病毒 餵哺母奶+接種疫苗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6歲以前幼童,有98%遭感染,5歲以下2人中有1人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就醫,住院率約為2%;洪瑋勵醫師呼籲,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帶孩子接種疫苗外,平時照顧上也應做好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也可讓新生兒餵哺母奶,能有效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洗腎患者已超過八萬名,是全世界洗腎病患密度最高的國家!因慢性腎臟病於早期症狀輕微、甚至沒有症狀,加上大多數病患對於罹病缺乏認知,往往等到疾病末期才發現就醫,錯失治療的黃金期。醫師提醒,最常導致慢性腎臟病的致病因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最為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後,其術後帶來的劇烈疼痛,常影響病人復健的意願與成效。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科楊昌蓁醫師的阿嬤,曾在開完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因疼痛難耐而不想說話,讓家人都感到心疼;為此,他開始蒐集國外雞尾酒療法的經驗,嘗試以數種止痛劑、麻醉與止血劑,經歷兩年研究,成功地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毒品不僅影響個人健康,也傷害家庭、社會;近年來,許多社會矚目之犯罪案件均與毒品有關,引起國人高度關注與憂慮。為維護民眾健康及社會秩序,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將招募反毒志工,徵求具服務熱忱、志願參與公共服務貢獻社會者,共同陪伴藥癮者或藥癮家庭戒除身、心癮,修復與家人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40歲的曾姓男子,長年飽受鼻塞所苦,自述就像20年沒有好好呼吸。傳統手術需要住院3至5天並全身麻醉,曾先生擔心手術風險,也不願工作請假動刀治療。後至耳鼻喉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其鼻塞原因除了因為過敏性鼻炎造成下鼻甲肥厚,還有鼻中隔彎曲狀況。進行「鼻部無線射頻微創手術」,是局部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