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腸癌! 潛血檢測兩分鐘見分曉

防腸癌! 潛血檢測兩分鐘見分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腸癌連續八年高居台灣癌症第一名,而導致的原因也相當多,包含家族病史、飲食、生活習慣、年齡、肥胖、缺乏運動等。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病症,患者通常病情嚴重時才會發覺,一旦出現症狀,大多已是晚期,因此預防的重要關鍵即為「定期篩檢」,不論年紀皆需做篩檢;透過最新的糞便潛血試紙測試,期許能提升民眾篩檢意願,大幅降低因大腸癌而致死的機率。
力抗大腸癌 及早發現是關鍵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大腸癌治療率相當高。由於腸癌患者多數為年長者,因此特別提醒5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每5年至少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家族有腸癌病史,則建議最晚40歲開始每3~5年接受全大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試紙引進 自行篩檢快速又便利
大腸癌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與斷層掃描進行檢測,然而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且糞便潛血檢查需往返醫院索取檢查罐,還需寄回並等候通知,相當麻煩;而許多民眾則害怕大腸鏡檢查又痛又貴,使得檢測意願降低。現國內已引進糞便潛血檢查試紙,準確性不輸傳統的糞便潛血檢查罐,且在家就能操作,2分鐘後可得到結果,非常簡單方便。
試紙是初步篩檢的好方法 仍應到醫院做確診
王輝明副部長也提醒民眾,試紙為初步篩檢,結果會受腫瘤出血與否及其它因素而影響準確度,建議可兩周檢測一次以提升準確度,更可與糞便潛血檢查搭配檢測,若試紙出現淡藍色,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測,確認是否為大腸癌。除了定期檢查,生活習慣的養成也是避免大腸癌發生的不二法門,民眾需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及高油脂食物,以維持良好身體健康,遠離癌症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都脫離不了3C,感覺除了睡覺以外,眼睛幾乎黏在螢幕上,且越看螢幕,眼睛還越乾澀!事實上,光是台灣,就有高達8成以上的人有眼睛疾病,其中將近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眼睛常出現乾澀、癢、灼熱或刺痛感、甚至分泌物變多。眼科醫師警告,患有乾眼情況的人數不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台大醫院心房顫動治療邁向新里程碑!2015年在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贈下,台大兒童醫院率先引進心臟冷凍消融儀,後來陸續擴及成人病患,讓電燒治療風險高的心律不整患者都能接受冷凍消融導管治療。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亮宇教授表示,2015年到2018年間,陸續治療了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紀念發現巴金森病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巴金森病協會於1996年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至今,「世界巴金森日」已是全球醫界與病友的重要紀念日,各地均會舉辦巴金森關懷活動,期望人們更認識這個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針對本土Omicron疫情風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很多新的想法,包含與教育部合作重新設定停課標準,以及推廣社交距離APP等。在今(13)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再次說明更多細節。 長者疫苗接種率 連江縣奪冠 陳時中表示,65歲以上完成1劑疫苗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