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阻止毛囊老化 解救落髮危機!

阻止毛囊老化 解救落髮危機!

(醫美時尚02月號)

現代對美容及保養觀念進步,很了解皮膚隨著年齡老化的各種徵兆,但對頭皮及毛囊的照護知識卻少得可憐,頭皮和身體肌膚一樣會脆弱敏感,死去的毛囊更是一去不復返,避免年紀輕輕面臨落髮危機,務必詳讀!

每日落髮超過百根要注意

吳克威醫師表示,頭皮隱於大量的頭髮之下,因此我們很少有機會觀察頭皮的變化,頂多油脂分泌量變多便加強清潔、感到緊繃搔癢便開始按摩舒緩,然而,在忙碌的都會生活中,生活上的壓力及環境的污染都會使得頭皮較易提早老化,當頭皮開始老化、毛囊變得脆弱,頭髮便逐漸失去生命力,導致容易落髮、髮絲細軟鬆垮、造型不易、髮絲粗糙無光澤,許多更是落髮問題發生的前哨。

首要觀察自己的頭髮若出現容易掉落、斷裂且越來越細或是易出油等現象,這些都為頭皮老化的徵象。一般人每天平均會掉大約50至100根頭髮,超過100根就為嚴重掉髮了,一旦發生這種現象避免輕忽,預防勝於治療,這時候就需要求醫治療,以免頭髮禿光。其次注意是否有伴隨落髮的頭皮紅腫膿皰、脫屑搔癢、疼痛等變化,故建議定期進行頭皮檢測,也能掌控自己頭皮的狀況。

阻止毛囊老化 解救落髮危機!

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外,後天造成落髮的原因有哪些?

1.雄性禿

又稱為遺傳性禿髮,是男性患者異常掉髮最常見的原因,會形成頭頂中間一圈「地中海」或是髮際線往後退的髮型。女性患者則是體質遺傳因素,臨床表現為頭頂頭髮變細,變薄,到嚴重稀疏成為地中海型禿,但通常前額頭髮線還會正常。

2.圓禿

俗稱鬼剃頭。其形狀如銅板大小或更大,是交界很明顯的一塊禿斑,發生時間快速,通常在幾天的時間就會忽然發現頭髮掉了一塊,可清楚見頭皮,頭皮並無其他發炎症狀或疤痕。
3.產後掉髮

女性在懷孕期間體內因荷爾蒙大量分泌,頭髮生長旺盛比較多的毛囊處於生長期,但當孩子生下來幾個月後,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消退,就很容易會出現掉髮的現象。

4.內分泌與新陳代謝

頭髮的生長與內分泌有密切關系,包括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泌乳素太高,卵巢或腎上腺腫瘤導致的男性賀爾蒙太高,都可能促使掉髮增加,尤其是女性,更需特別注意。‭
5.重病

在面臨嚴重的發燒、感染、或接受大型手術、車禍和創傷及癌症,或其他重病住院之後一至三個月,掉髮會趨於明顯增加,一般持續幾個月後多可自行恢復,不需要任何治療。其他一些嚴重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肺結核、肝硬化等,則可能會有持續產生掉髮的現象。

6.藥物

在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干擾頭髮的生長週期,對頭髮生長產生影響,例如抗癌藥物、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降膽固醇的藥物、抗凝血劑、抗甲狀腺藥物、部分精神科用藥,以及過量維他命A及其衍生物等,都可能引發掉髮,但多數因藥物引起的掉髮,會在停藥之後回復正常。

7.營養攝取不足

身體會因為攝取的營養或熱量不足,會先將僅有的養分供給體內重要的器官,當毛囊沒有足夠的營養供應時,就容易提早進入休止期,造成大量掉髮的現象,可能在二至三個月後產生大量掉髮的現象。

盡早就醫 找出落髮主因

若已出現落髮徵狀,自我處理可以先如何做?吳醫師表示,治療方法需依各個掉髮原因而調整。如出現落髮徵狀,除了需求專業醫師評估治療外,其次就是改變生活作息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及壓力,保持適當的運動。飲食方面則可多補充脂肪酸、礦物質矽和鋅刺激頭髮生長,膠原蛋白和維生素C可修復以及保護嚴重受損髮質的功能,維生素E可以滋補受損髮質預防斷裂,維生素B群,可以減少掉髮增加髮量。後續就是正確護理好你的頭髮,適度的清潔,洗髮時注意水溫,按摩頭皮毛囊,促進毛髮的生長。

通常坊間SPA著重在頭皮護理,可能搭配一些精油做頭皮按摩、肩頸紓壓,有時也會合併美髮、美甲產業(較偏向於身心靈放鬆)。而專業植髮醫生首先要病史詢問、落髮分期做出正確診斷,搭配專業的頭皮檢測儀進行頭皮檢測,了解頭皮的毛囊數量及健康狀況。並進行專業詳細的解說,讓患者了解自身的頭皮問題,可清晰呈現出我們頭皮的屬性及問題所在,像是油脂多、頭皮屑、毛孔阻塞、發炎,亦或是壓力引起的過敏、長痘痘、毛囊萎縮、掉髮等現象,對症下藥清楚知道自己頭皮的情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避免頭皮老化三大招 ──────

〈1.〉保持規律的日常作息,避免刺激辛辣的食物

〈2.〉選擇合適的洗髮產品,避免過度染燙髮

〈3.〉正確的清潔頭皮,避免水溫過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易媽媽趁小易熟睡時外出買午餐,小易起床不哭不鬧,但玩起打火機,火苗引燃房內堆積的泡麵包裝,好險被隔壁房的鄰居發現阻止火災發生。」「寧寧爸爸因為工作關係,請小學二年級的哥哥照顧5歲的寧寧,寧寧與哥哥為了玩耍,爬到床櫃上往下跳,寧寧不慎受傷手指骨折。」「阿翔的媽媽為了接就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月下旬,馬偕紀念留院收到一封來自馬偕博士故鄉的求援信,信中表達因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而急需醫療物資,在收到此信後,馬偕紀念醫院便積極與加拿大連繫,考量禁止醫事人員出國與隔離期長等限制,決定捐贈15萬片醫療外科口罩,提供醫療外科口罩做為加國防疫第一線使用,彰顯「Love F...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疫情趨緩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滿心期待夏季出遊時刻,卻有一群人懼怕夏季來臨,出門成為一大考驗!大面積深度燒傷的患者因毛孔汗腺燒毀無法排汗,受傷後1-2年更需穿著不透氣的壓力衣抑制疤痕,炎夏出門宛如人間酷刑,長期為傷友提供生心理重建服務的陽光基金會總會暨臺北重建中心,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的王先生是位公車司機,國中開始吸菸,現在每天菸量2包左右。最近半年以來,在日常活動的時候明顯感到比較容易喘,爬兩層樓就需要休息。至診所求治後因疑似有肺部問題而轉至成大醫院胸腔科,最後診斷為肺阻塞。替代療法合併戒菸藥物 克服尼古丁戒斷症狀為了避免肺功能繼續惡化,郭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