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試驗喊卡! 張上淳:臨床實驗很正常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試驗喊卡! 張上淳:臨床實驗很正常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際爭相開發新冠肺炎疫苗,媒體報導,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因1名受試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全面暫停所有人體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從媒體得知該名受試者應該是發生脊髓炎,目前要確認是否與疫苗有關,台灣人體試驗若有異狀,也會全面暫停。


臨床實驗就是在確認疫苗效力與副作用 台灣有問題同樣全面暫停


張上淳解釋,人體臨床試驗就是在確認開發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台灣新冠疫苗開發,指揮中心同樣會密切監視臨床試驗受試者的狀況,假使出現比較嚴重不良反應,也一樣會立刻暫停。另外,接種疫苗是否會出現「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ADE),導致再次感染惡化,會在前端實驗室檢測確認。


指揮官陳時中針對疫苗議題也說,臨床試驗本就是確認有沒有效果與會不會有問題,發現問題藥廠沒有隱匿事件,直接宣布暫停實驗,舉止非常負責任。台灣在疫苗開發上,也只是行政作業加快,但實驗進行與數據把關非常嚴格,當疫苗開發符合標準、政府開出許可證,應該就沒有問題。


臨床試驗時程因受試者狀態而定 第2期數據通過審核才可緊急使用


張上淳補充,新冠疫苗實驗計畫,都會有一定時程,不同時期受試者人數會越來越多,會有很多中心同時執行實驗。受試者狀況會影響實驗能不能按照原訂時程進行,如果沒有辦法就必須延後,並且計畫預計要收到多少受試者,就一定要收到同等數量以上,而能不能按照預定時間完成,要看臨床狀況而定。


張上淳強調,台灣的新冠疫苗臨床實驗計畫,都經衛福部食藥署專家審查,確認內容是否恰當,一旦通過就會按計畫實施,開始臨床1期與2期研究。研究單位在執行時會看準安全性,特別在第1期臨床實驗,因過去從來沒有使用過,要確認全新疫苗,要用多少劑量才會有足夠抗體,第2期臨床試驗才會增加受試者。


張上淳也說,新疫苗實驗到最後,也會有專家審查,確認安全性與效力夠不夠好,如果效力夠好,在非常狀態下,在臨床試驗2期完成就能給國人緊急使用,但最好仍需要有3期臨床試驗,不過如果在緊急狀態,還是可以提早拿出來使用。


既往疫苗開至少10年 新冠疫苗壓縮到1年內


陳時中也特別說,以前疫苗開發時間,單位用年計算,大概都要10年以上,但是新冠疫苗大家都希望在1年內能完成,時間縮短非常多。開發藥廠執行臨床實驗時,不像以往1期1期接續做,而是各期交叉混做,第2期實驗沒有完成前,第3期就已經開始,是否有不良反應或效力觀察期也都在緊縮。


陳時中強調,台灣新冠疫苗研發,完成第2期臨床實驗,若經過專家認可就可緊急使用。使用標準就要看當時狀況有多緊急,如果社區感染非常危險就會拿來用,因為疫苗給予社會保護效力,可能可以忽略副作用;但是當社區環境沒有那麼危險時,就會讓觀察期拉長,確認安全才會提供一般民眾施打。


國外授權疫苗製造計畫暫緩 擔心排擠國產疫苗數量


除了國內自產新冠疫苗外,陳時中也曾說不排除國外授權製造,陳時中對此也說明,各國在授權製造都要求量非常大,將來授權疫苗製造出來,即便提供國人施打與贈送國外,疫苗可能都還會有剩,這樣的生產量會壓迫國產疫苗產製,因此國外疫苗目前傾向預購方式,直接向國外購買疫苗輸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塵蟎誘發過敏體質 想擺脫鼻過敏應先改善鼻腔環境
▸三陰性乳癌標靶藥首次納健保 4種新藥獲給付11/1生效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常有人覺得西洋芹沒什麼味道,帶著淡淡香氣適合生吃,或燙青花菜覺得清爽脆口,但是有一些人吃到西洋芹或青花菜時,會覺得有苦味,很有可能在遺傳上,對苦味趕度非常高,可能就是「超級味覺」,美國Baton Rouge 醫學中心學者Henry Barham發現,具有「超級味覺...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現代人因為不當使用3C產品,讓不少文明病因此找上身,人體脊椎中連接兩個錐體的椎間盤,讓脊椎可以在適當角度之間活動,更有如避震器分擔身體承受的壓力,若是姿勢不良,卻會讓椎間盤受到擠壓產生「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身體神經造成腰酸背痛,身兼中醫師和健身教練的香港型男Daniel表示,靠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王經理因心臟疾病長期固定在心臟科門診追蹤,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的關係,認真洗手、戴口罩,有任何聚會想辦法推辭不出席,唯恐自己不小心染疫,心臟會不會受到影響,每次定期回診不斷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留意的。感染COVID-19後  肺部血氧更缺乏新竹臺大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細胞肺癌「發現晚、生長快、易擴散、高復發」,令患者沮喪不已。不過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及肺癌團隊召集人黃俊耀表示,近來加入免疫療法,合併原有的化療,1/4患者已有機會存活超過24個月,治療前景漸露曙光,鼓勵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對於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