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乳癌風險 應養成運動習慣

降低乳癌風險 應養成運動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平均每天約有32名婦女罹患乳癌。然而,乳癌是存活率相當高的癌症,尤其隨著醫療與藥品研發技術的進步與成熟,只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積極面對,就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專家並提醒,想要預防乳癌,養成運動習慣也很重要。

漸進式提升肌力訓練 善用復健小道具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暨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常常聽到乳癌病友說不能提超過2公斤重物,事實上這個觀念應該要改變,只要掌握重量、次數、痠痛感承受原則,並善加使用復健小道具如:彈力帶、沙包、小皮球,每天漸進式訓練肌力,可提升體力、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再加上每天溫和按摩、溫和的肌肉收縮與抬高,都可以減緩淋巴水腫的狀況,同時,乳癌病友如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還可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

控制體重維持健康 運動幫身體代謝變好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隨著世大運的舉辦喚起了全民對運動的熱度,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有運動經驗的年輕女性會降低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理由在於運動鍛鍊有助雌激素的代謝,因此呼籲女性朋友要多多運動,不僅能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還能遠離乳癌的威脅。

乳癌防治 「愛波舞后」活動來同樂

為加強乳癌防治,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日前舉辦「粉紅運動.Care HER2~2017愛波舞后召集令」活動,期透過舞蹈,幫助病友找回自信與生活品質,今年來自全國各地共有200位乳癌病友及家屬共襄盛舉,展現乳癌癒後回歸生活、以舞蹈展現活力、熱力、動力揮別乳癌,再次舞動新人生。

世大運銀牌得主提升肌力三大絕 乳癌病友姐妹交流賽

響應10月乳癌防治月,世大運男子舉重無限量級銀牌得主陳世杰,也現身愛波舞后活動,教授乳癌病友姐妹「提升肌力三大絕」,包括:胸肌、菱形肌及臀大肌運動,並結合彈力帶的使用,增強肌肉功能、減緩淋巴水腫情形。而乳癌病友姐妹,也使出「輕紗舞裙擺電臀」邀請陳世杰一起扭動,褪下硬漢形象與乳癌病友姐妹一起扭腰擺臀,剛柔競技互相交流PK。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就醫付費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積極推動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未來藥費、檢查檢驗費將收取部分負擔,目前藥品部分負擔最高上限為200元,等於新制打破了藥費上限的天花板。至於檢驗健保費用,如超過一定額度,也會依照比率收取。 據了解,衛福部、行政院多次溝通部分負擔調整案,過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論是節慶或假日,不少人總愛大吃大喝,然後接著煩惱如何瘦身。營養師林雨薇在FB分享減重者要攝取的4類飲食,以及要做的3件事,快一起看看吧。 減重4飲食:喝水增加代謝 能幫助減重 ▸喝水:「喝水」對減重和維持體態效果更好。林雨薇表示,以白開水代替含糖飲料過多的熱量,同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新竹報導】一般人經常感到肩頸痠痛,多數情況是坐姿不端正、運動過度造成;然一段時間沒有改善,甚至感到下肢無力,就要格外留意!1名男子脫衣服時聽到「啵」的聲音,隨即感到肩頸痠痛,起初看復健科,沒想到連下肢都感覺不對勁。 肩頸痠痛又感覺下肢無力 可考慮看神經外科 今年48歲的洪先生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18歲的游同學因右下顎疼痛至牙醫診所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然而,拔除智齒後傷口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近2個月之久,這段期間持續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未改善,最後被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將發炎組織取樣化驗,診斷發炎組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