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乳癌風險 應養成運動習慣

降低乳癌風險 應養成運動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平均每天約有32名婦女罹患乳癌。然而,乳癌是存活率相當高的癌症,尤其隨著醫療與藥品研發技術的進步與成熟,只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積極面對,就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專家並提醒,想要預防乳癌,養成運動習慣也很重要。

漸進式提升肌力訓練 善用復健小道具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暨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常常聽到乳癌病友說不能提超過2公斤重物,事實上這個觀念應該要改變,只要掌握重量、次數、痠痛感承受原則,並善加使用復健小道具如:彈力帶、沙包、小皮球,每天漸進式訓練肌力,可提升體力、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再加上每天溫和按摩、溫和的肌肉收縮與抬高,都可以減緩淋巴水腫的狀況,同時,乳癌病友如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還可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

控制體重維持健康 運動幫身體代謝變好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隨著世大運的舉辦喚起了全民對運動的熱度,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有運動經驗的年輕女性會降低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理由在於運動鍛鍊有助雌激素的代謝,因此呼籲女性朋友要多多運動,不僅能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還能遠離乳癌的威脅。

乳癌防治 「愛波舞后」活動來同樂

為加強乳癌防治,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日前舉辦「粉紅運動.Care HER2~2017愛波舞后召集令」活動,期透過舞蹈,幫助病友找回自信與生活品質,今年來自全國各地共有200位乳癌病友及家屬共襄盛舉,展現乳癌癒後回歸生活、以舞蹈展現活力、熱力、動力揮別乳癌,再次舞動新人生。

世大運銀牌得主提升肌力三大絕 乳癌病友姐妹交流賽

響應10月乳癌防治月,世大運男子舉重無限量級銀牌得主陳世杰,也現身愛波舞后活動,教授乳癌病友姐妹「提升肌力三大絕」,包括:胸肌、菱形肌及臀大肌運動,並結合彈力帶的使用,增強肌肉功能、減緩淋巴水腫情形。而乳癌病友姐妹,也使出「輕紗舞裙擺電臀」邀請陳世杰一起扭動,褪下硬漢形象與乳癌病友姐妹一起扭腰擺臀,剛柔競技互相交流PK。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婦產科女醫師幫先生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乍聽之下有點奇怪,但根據臨床證據顯示,接種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6癌1病」。台北醫學大學婦產部婦科主任陳菁徽表示,HPV病毒無所不在,為了減少罹癌風險,不管男女都應接種疫苗。   HPV被視為性傳染病,除了透過性行為傳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汽機車事故頻傳,醫師提醒未繫安全帶的汽車駕駛、乘客及機車騎士,一旦出車禍,發生頸部疼痛千萬不要大意,這可能是「絞刑式骨折」,如果延遲就醫,嚴重者可能四肢癱瘓。   66歲陳先生騎機車時,因意外車禍被送至急診,到院時意識清楚,但頸部、肩部、胸部及背部有多處疼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能睡就是福氣,這句話一點都沒說錯,國外1項研究證實,樂觀與良好睡眠之間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   寒流來襲,許多人躺在溫暖的被窩中遲遲不想起床,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即使被窩再溫暖,音樂再柔和,還是難以入眠,睡眠品質不佳甚至可能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電影《死侍》中主角身體受損後,可以完全恢復成原本的樣態,現實生活中許多脊索動物如蠑螈和斑馬魚,也具備強大的再生能力。中研院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經由調控特定基因的活性,可以改寫「再生記憶」。當「再生記憶」受到影響後,斑馬魚再生的新尾鰭可以出現不同的大小和形狀。這是科學家首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