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除毛用脫毛膏、蜜蠟硬拔都刺激皮膚! 醫師大推這種「笨方法」最好

▲除毛方式不同對肌膚可能產生的刺激也不同。(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天不少人愛穿無袖上衣、短褲,也開始注意到除毛、脫毛這件事,食藥署今(20)日在食藥闢謠專區就提醒愛美民眾,市售脫、除毛膏是利用酸性物質來溶解毛髮結構,對皮膚較易產生刺激;皮膚科醫師也強調,其實不管是用化學性的脫毛膏,還是物理性的蜜蠟除毛,遠不如傳統用刮毛的方式來得比較好。

很多人都有疑惑,脫、除毛膏可以天天使用嗎?食藥署指出,脫、除毛膏常見的主成分為硫醇乙酸鈣(Calcium thioglycolate),這是一種酸性物質,原理是透過該成分溶解毛髮結構中的蛋白質,來達到脫毛的目的。

但這化學成分對皮膚較易產生刺激,食藥署提醒,如果有皮膚過敏史,應在脫毛前做小範圍皮膚過敏測試,避免造成局部刺激、皮膚過敏、灼傷的問題;且選購時,應先向皮膚科醫師或藥師諮詢,選購來源清楚且標示完整的產品,並依正確方式使用。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說,不只化學性的脫、除毛膏對皮膚具刺激性,有傷口千萬不要塗之外,一般常見的物理性蜜蠟除毛方式,「硬拔」對皮膚也有風險,不但可能造成毛囊受損、發炎,甚至日後長出來的新毛也可能有毛髮倒刺、內刺的機率。

想要除毛,黃毓惠強調,其實最笨的方式才是比肌膚比較好的方式,她建議刮毛就可以;至於很多人都怕腿毛跟鬍子不能太常刮,不然新長出來的毛會越刮越粗,但黃毓惠說,其實這只是個迷思,因為當刮掉了毛髮尖端之後只剩下毛髮底部,這個部分往往比尖端更粗、更黑,看到粗黑的底部,才誤認為是毛髮變粗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鳳凰網、zyxyfy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在清晨的時候身體會處於缺水狀態,所以早起第一杯水尤為重要。起床後第一杯水該喝什麼,喝多少以及有哪些禁忌?《生命時報》特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為大家詳細解讀——“晨起第一杯水該怎麼喝&...

閱讀詳情 »

「我沒有腿,但我還有一雙手,也能為社會做點貢獻。」坐在清平鎮瓦店村衛生室內,今年36歲的李菊洪眼神明亮,語氣淡然。從醫15年,沒有雙腿的她靠著三輪車、小板凳以及丈夫寬闊的後背,一步一步在鄉間小道上丈量了8萬多公里,為轄區內的村民提供醫療服務6000餘人次,提起她,村民們無不交口稱讚。面對村民們豎起的...

閱讀詳情 »

  翻攝網易、eva   最近各大報報導了一則消息,一名24歲的男碩士生因為在床上「不舉」,半年內就遭到三名女友「分手」,醫生檢查出他血糖、膽固醇偏高,睪固酮嚴重低下。實際上,這樣的狀況在台灣男性之間的比例愈來愈高,根據統計,青壯年男性因勃起功能障礙就診人數,佔比從原每百人約1...

閱讀詳情 »

為避開人頭湧湧的「掃墓大軍」,湖北漢口一名吳姓老婦提前兩週給老伴掃墓,但回家數天後突然變得不會說武漢話,一直說「外星語」,其後其家人發現原來羅婆婆在說粵語,將羅婆婆帶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羅婆婆因中風而影響了言語表達中樞。 吳婆婆掃墓回家後沒幾天,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不會說武漢話,家人在旁指手劃腳,她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