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難怪腎不好! 衛福部調查竟還有2成人不知「驗尿」可查腎功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腎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警覺!國健署最新一份調查就發現,國人18歲以上民眾對於腎臟病識能仍舊缺乏,竟然還有約2成的人不知道驗尿可以檢查腎功能;另外,多達5成不知道血壓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2成不知道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這一份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HPSS)結果提醒了民眾應該要加強進行三高控制,並採行健康生活型態,包括戒菸、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等,才能遠離腎臟病。

事實上,只要善用健康檢查,從「驗尿」與「驗血」就能把握致「腎」的先機。因為,慢性腎臟病常見的風險因子就是:過重及肥胖(BMI ≥24 kg/m2)、腰圍過粗、血壓、血糖或血脂過高等。

吳建遠說,依據國健署202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亦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近2成有腎功能問題,血糖過高者更是高達3成,而「驗尿」及「驗血」是判斷腎臟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腎臟病高風險群應定期配合政府提供的健檢服務,監控自我腎功能的變化;國健署就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三高傷腎,吳建遠強調,不控制會加速腎臟病的嚴重性,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全是腎臟病常見的危險因子,若缺乏適時控制與治療,將會損害腎臟、影響腎功能,過往國內三高調查已經凸顯,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3倍及1.6倍。

更重要的是,國健署警告,民眾身體有狀況,應積極配合專業醫事團隊照護指導並接受正規治療,千萬不要聽信坊間的偏方或不明草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時規律用藥與定期三高之監測,養成健康飲食、運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顧腎之道。

響應2022世界腎臟日,國健署也與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及相關跨專業學協會正式發起「腎利人生線上路跑活動」,讓民眾能透過結合室內外跑步APP,充實腎臟病相關症狀、保健及預防知識。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缺「它」恐害胎兒神經缺陷! 衛福部調查:育齡女性每10人就1葉酸缺乏

長庚研究揭秘!一等親若有這病 第1型糖尿病患心血管風險增2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秋冬之際,天氣寒冷、壓力刺激交感神經,易導致胃蠕動變慢,加上民眾喜歡在天氣冷暴飲暴食,享用不易消化與刺激性的食物,都會增加胃的負擔。此時因消化性潰瘍,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的病人往往增加很多,若未及時治療,嚴重恐胃出血、潰瘍惡化,甚至引發休克危機。消化性潰瘍是指消化系...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諮詢專家/衛福部台北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金冠成醫師急性心肌梗塞是我們常見得心臟病,尤其是天氣變冷氣溫下降,心肌梗塞越來越容易發生。而且心肌梗塞不是印象中只有中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喔!衛福部台北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金冠成醫師分享 其實發生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趨勢,所...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膝蓋痠痛無力,走路卡卡嗎 ? 通常會聯想到要靠補充葡萄糖胺來改善關節的不適。據健保局資料顯示,台灣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數量已超過2萬例,主要分布於65歲以上族群。退化性關節炎從出現症狀到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期間,一般是以消炎藥物或玻尿酸注射治療,但大多只能減輕關節炎症狀,對...

閱讀詳情 »

台灣之光「血清之父」美譽李政道博士、林大詠醫師、李炳華博士資深媒體人許聖梅參與抗衰老盛會研討 抗老回春話題席捲全球老化海嘯擋不住已是 國際趨勢, 今後20年,全球11億銀髮族將點燃龐大商機?還是老化將導致經濟停滯? 有鑑於此; 倡導藥食同源福眾生醫在抗老醫學發展上不遺餘力! 結合國際與國家級:工研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