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難怪腎不好! 衛福部調查竟還有2成人不知「驗尿」可查腎功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腎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警覺!國健署最新一份調查就發現,國人18歲以上民眾對於腎臟病識能仍舊缺乏,竟然還有約2成的人不知道驗尿可以檢查腎功能;另外,多達5成不知道血壓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2成不知道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這一份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HPSS)結果提醒了民眾應該要加強進行三高控制,並採行健康生活型態,包括戒菸、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等,才能遠離腎臟病。

事實上,只要善用健康檢查,從「驗尿」與「驗血」就能把握致「腎」的先機。因為,慢性腎臟病常見的風險因子就是:過重及肥胖(BMI ≥24 kg/m2)、腰圍過粗、血壓、血糖或血脂過高等。

吳建遠說,依據國健署202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亦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近2成有腎功能問題,血糖過高者更是高達3成,而「驗尿」及「驗血」是判斷腎臟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腎臟病高風險群應定期配合政府提供的健檢服務,監控自我腎功能的變化;國健署就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三高傷腎,吳建遠強調,不控制會加速腎臟病的嚴重性,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全是腎臟病常見的危險因子,若缺乏適時控制與治療,將會損害腎臟、影響腎功能,過往國內三高調查已經凸顯,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3倍及1.6倍。

更重要的是,國健署警告,民眾身體有狀況,應積極配合專業醫事團隊照護指導並接受正規治療,千萬不要聽信坊間的偏方或不明草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時規律用藥與定期三高之監測,養成健康飲食、運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顧腎之道。

響應2022世界腎臟日,國健署也與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及相關跨專業學協會正式發起「腎利人生線上路跑活動」,讓民眾能透過結合室內外跑步APP,充實腎臟病相關症狀、保健及預防知識。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缺「它」恐害胎兒神經缺陷! 衛福部調查:育齡女性每10人就1葉酸缺乏

長庚研究揭秘!一等親若有這病 第1型糖尿病患心血管風險增2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台北報導 基隆市傳出有婦人發燒超過12小時,二度搭救護車送醫,但領藥後被醫師請回家休養,最後被家屬發現在家死亡,引發家屬不滿,甚至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也在臉書痛批「不給住院,然後人死在家裡,還樂得說你不是死於新冠。這,根本就是活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正進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3+4」的人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公布最新快篩原則,強調「3+4」居家隔離者有需要再快篩,且中央發給的公費快篩試劑也有數量限制,大學以上學生及一般成人提供3劑公費快篩試劑,國小至高中學生只提供2劑公費快篩試劑。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市傳出有婦人發燒超過12小時,二度搭救護車送醫,但領藥後被醫師請回家休養,最後被家屬發現在家死亡,引發家屬不滿,甚至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也在臉書痛批「不給住院,然後人死在家裡,還樂得說你不是死於新冠。這,根本就是活埋!」。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僅淡淡回應「就讓她講...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萬例」時代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新增2例死亡。死亡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