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難戒口成控糖大忌 口服排糖藥助糖友「輕」快達標

難戒口成控糖大忌 口服排糖藥助糖友「輕」快達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糖尿病患慎選水果! 吃錯水果當心血糖飆升

台灣水果選擇多,雖然可從中攝取許多纖維質和營養素,但隨著水果改良愈來愈甜,也容易吃下過高糖分及熱量,糖尿病友除了應減少水果量外,也建議選擇低GI的水果,如蘋果、香蕉、葡萄柚、火龍果、小番茄、水梨、櫻桃、奇異果等,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否則,不僅提高控糖難度,更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心血管健康,讓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大增。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楊宜瑱指出,傳統治療糖尿病多以注射胰島素或服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控制,若患者生活型態沒有改變,未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易讓體重上升,惡性循環下,控制不好的血糖恐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等其他問題,讓患者活在一身都是病的風險下。

新型口服排糖藥 有效降糖兼減重

幸好近年生醫科技發達,糖尿病藥物推陳出新,不同藥物以不同機轉控制血糖,讓糖尿病患更容易保持健康體重,維護生活品質。例如一款SGLT2口服排糖藥物,透過阻斷腎臟中葡萄糖再吸收機制,可直接將糖排出體外。根據國外研究,服用該藥物後,每天排出的糖份熱量相當於一包中包薯條,無形中也幫助患者管控了熱量攝取;研究也證實,服藥有助體重減輕1至3公斤。此藥並已在去(2016)年獲得衛福部核准使用。

楊宜瑱說明,這類藥物藥效長,一天吃一顆即可,也沒有傳統藥物帶來的飢餓感,患者遵從性更高,體重控制住了亦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發生。服藥後會由腎臟排出多餘糖份,患者服藥之初會覺得口渴、頻尿,須多補充水份、解尿後注意清潔衛生,以免引發泌尿道疾病。若腎功能少於45%(正常90%),或有尿道疾病、攝臒腺肥大、中風或上廁所不方便的患者,則不建議使用。

60歲的黃媽媽是10年糖尿病患,罹病後努力控糖、規律運動,但體重仍上升5、6公斤,BMI(身體質量指數)緩緩爬升至27,糖化血色素8.0,看著自己圓滾滾的身材相當氣餒,漸胖的身形也讓她必須同時對抗高血壓,回診時常聽她抱怨:「都覺得吃不飽了,體重與病情仍難控制!」今年改用SGLT2口服排糖藥不到半年,黃媽媽體重減了2公斤,BMI下降至26,糖化血色素7.0,她不僅滿意腰圍小了一圈,體重減輕後血壓更穩定,血壓藥都能減半使用。

楊宜瑱提醒,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熱量控制,若已經是三高族群,千萬要管控體重,只要能減去3%至5%的體重,就能大幅降低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農曆新年期間,豐盛的年菜端上桌,總令人忍不住大快朵頤,但傳統年菜多是「膽固醇、高油、高鹽、高糖、低纖維」,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尤其是慢性疾病長者以及腎臟病友,更要注意食物中磷、鉀、鹽及油脂的含量是否過高。為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呼籲腎友要注意「三低飲食」原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農曆春節將至,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並強化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院「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及取締小組」日前啟動年節食品稽查。由衛福部、行政院農委會、經濟部及縣市政府衛生局等跨機關合作,針對全台年貨大街、大賣場、傳統市場販售的年節食品進行抽驗,總計共2215件;檢驗結果顯示,有181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當在戶外發現有人突然倒下、昏迷不醒時,AED是最佳的救命方式!尤其是旅遊區、風景區等無法立即在10分鐘,將患者送到醫院的場所,必須馬上急救才能挽救患者的性命。去年一名男子到南投溪頭區遊玩時,忽然心臟病發倒下,所幸工作人員發現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並通知同仁取得AED,電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成立至今已滿10週年,從2004年起癌症管理全面資訊化,以動態資料庫平台整合醫院醫療系統開發線上web系統,功能涵蓋癌症個案管理、治療計劃書、癌症登記及品質監控等資訊,除了讓醫護人員可透過行動平板即時掌握病患資訊,還能提供民眾多元化整合癌症治療的參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