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青少年打BNT恐誘發心肌炎副作用 醫界權威、專家提「降低風險」方法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台灣12至17歲青少年23日起將開始施打BNT疫苗,家長繳交同意書到今(14日)截止。只是不少家長憂心BNT對孩子們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有疑慮,尤其是所謂的「心肌炎」,讓部分家長人心惶惶。對此,國內幾位醫界權威也在近期發表了自己對於BNT疫苗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進行分析、解釋以及提出對應方法。

關於青少年接種BNT又怕心肌炎的建議,國內胸腔科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先打一劑BNT,第二劑可以再觀望看看。理由是BNT第二劑後心肌炎風險才會增加幾十倍。再者,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本來就不容易重症,所以把一劑預防重症就足夠了。

不過蘇一峰也說,研究發現青少年打BNT,男生有心肌炎的發生率是女生的十倍,好發在打完疫苗的投五天。研究還發現,打完BNT引發心肌炎的發生率高於感染新冠肺炎住院風險。所以呼籲學生如果打完BNT有任何胸悶、痛、喘、頭暈、血壓低等不適一定要注意,特別是男生更要小心。

毒理學專家招名威也表示,根據國外數據,發現12至15歲健康男孩中出現心肌炎的比例約為每100萬人有162.2例,16、17歲青少年為每百萬人94例,女孩的心肌炎風險明顯較低,12~15歲及16~17歲,心肌炎風險分別為,每百萬人13.4及13例。其實發生率要比青少年染疫後重症的機率還高,不過為何mRNA疫苗,包括莫德納會誘發青少年心肌炎呢?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心肌炎並不是不可醫治的疾病,只需要即早發現就好,家長不需要過度恐慌。

招名威表示,急性心肌炎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臨床症狀很多種,包括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胸痛,甚至休克。胸部X光常可看到心臟擴大、肺水腫。心電圖上也可有心律過速或過慢,甚至傳導中斷、心肌缺氧、心律不整或傳導異常等的變化。血沉降速率、心肌酵素可能升高,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擴大、心室功能不良,有時併發心包膜積水和瓣膜關閉不全。

招名威說,在古代在沒有加護病房的時候,病重者常於發病二十四小時內死亡,如今加強照護及各種支持性療法的進步,如強心劑、利尿劑、呼吸器及減少心臟負擔的藥物等等,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招名威坦言,多多少少還是會聽到民眾詢問是不是還要打BNT疫苗?他也指出,根據英國的研究數據,多數心肌炎案例都發生在 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施打第一劑BNT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由此可知,優先接種單劑疫苗,之後再「混打其他非mRNA疫苗」的方式來降低風險,或許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黨主席口水戰?劉世芳:人民不會認為國民黨以民意為最大考量

Delta預防性停課措施各縣市不一 黃國書:亂象不斷 家長抱怨連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台北市長柯文哲晚間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然今天只新增1例,但是社區還有很多潛伏的感染源,2個月的雙北防疫戰已到最後階段,會繼續執行「四大防疫戰術」來爭取最後勝利。柯文哲表示,雙北發布...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確診個案創疫情三級警戒以來新低,共8例本土確診,其中台北市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降至1例。台北副市長黃珊珊今天也公布2確診者足跡,曾到訪過內湖家樂福店及大安區義式餐廳,她表示因這2名個案Ct值較低,提醒有重複足跡的民眾要多加小心。黃珊珊也曝光北市確診者足跡,其中案15449在7/10下午...

閱讀詳情 »

台北市地下街爆出K區5人、Z區1人確診,台北市政府緊急啟動「北車地下街專案」。部立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地下街感染案「最可能就是公廁傳染」。對此,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他們擔心這部份跟「流量」有關。北車地下街Z、K在14日相繼有3人確診後,副市長黃珊珊昨日下午在北市府疫情記者會上拿出台北車站前地...

閱讀詳情 »

國民黨堅持要聯合執政的南投、雲林、花蓮、台東4個縣市,申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新北是否會加入買疫苗時,他僅簡短回應,「對疫情有所控制,我們都樂觀其成」。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下午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媒體詢問,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再度呼籲政府允許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