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青少年打BNT恐誘發心肌炎副作用 醫界權威、專家提「降低風險」方法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台灣12至17歲青少年23日起將開始施打BNT疫苗,家長繳交同意書到今(14日)截止。只是不少家長憂心BNT對孩子們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有疑慮,尤其是所謂的「心肌炎」,讓部分家長人心惶惶。對此,國內幾位醫界權威也在近期發表了自己對於BNT疫苗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進行分析、解釋以及提出對應方法。

關於青少年接種BNT又怕心肌炎的建議,國內胸腔科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先打一劑BNT,第二劑可以再觀望看看。理由是BNT第二劑後心肌炎風險才會增加幾十倍。再者,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本來就不容易重症,所以把一劑預防重症就足夠了。

不過蘇一峰也說,研究發現青少年打BNT,男生有心肌炎的發生率是女生的十倍,好發在打完疫苗的投五天。研究還發現,打完BNT引發心肌炎的發生率高於感染新冠肺炎住院風險。所以呼籲學生如果打完BNT有任何胸悶、痛、喘、頭暈、血壓低等不適一定要注意,特別是男生更要小心。

毒理學專家招名威也表示,根據國外數據,發現12至15歲健康男孩中出現心肌炎的比例約為每100萬人有162.2例,16、17歲青少年為每百萬人94例,女孩的心肌炎風險明顯較低,12~15歲及16~17歲,心肌炎風險分別為,每百萬人13.4及13例。其實發生率要比青少年染疫後重症的機率還高,不過為何mRNA疫苗,包括莫德納會誘發青少年心肌炎呢?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心肌炎並不是不可醫治的疾病,只需要即早發現就好,家長不需要過度恐慌。

招名威表示,急性心肌炎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臨床症狀很多種,包括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胸痛,甚至休克。胸部X光常可看到心臟擴大、肺水腫。心電圖上也可有心律過速或過慢,甚至傳導中斷、心肌缺氧、心律不整或傳導異常等的變化。血沉降速率、心肌酵素可能升高,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擴大、心室功能不良,有時併發心包膜積水和瓣膜關閉不全。

招名威說,在古代在沒有加護病房的時候,病重者常於發病二十四小時內死亡,如今加強照護及各種支持性療法的進步,如強心劑、利尿劑、呼吸器及減少心臟負擔的藥物等等,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招名威坦言,多多少少還是會聽到民眾詢問是不是還要打BNT疫苗?他也指出,根據英國的研究數據,多數心肌炎案例都發生在 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施打第一劑BNT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由此可知,優先接種單劑疫苗,之後再「混打其他非mRNA疫苗」的方式來降低風險,或許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黨主席口水戰?劉世芳:人民不會認為國民黨以民意為最大考量

Delta預防性停課措施各縣市不一 黃國書:亂象不斷 家長抱怨連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活動都離不開骨骼,可想而知,它的健康與否,關係到我們後半人生是否能過得輕鬆自如。年紀到了,骨頭容易發生哪些問題?日常生活裡,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確保它安全不受傷害呢?   常見的4個毛病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暨吳濬哲骨科診...

閱讀詳情 »

▲這名女子某天早晨醒來就發現臉上有一個洞。(source:dailymail,下同)   大家好,我是小白兔~ 說到Meghan Linsey,大家的第一個反應應該都是:「她誰啊?」如果接下來再提到美國選秀節目「The Voice」這個節目,或許會有部分的人開始有點印象,沒印象的人也沒關...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鹽的知識兩百年的老祖宗就知道了。身體需要重要的礦物質以維持各種機能的運作,包括血壓、神經的傳導等。因此,血液中鹽分的濃度需要小心地維持。如果你吃了很多鹽,你就會很渴,渴望喝水以稀釋血液中的濃度,維持適當的鹽分濃度。最後身體就會把多餘的鹽份與水分藉由尿液排放出來。 這樣的理...

閱讀詳情 »

懷胎十月的過程中,由於母體荷爾蒙變化、胎兒成長等因素,使得孕期前、中、後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懷孕初期最常見的就是害喜,中後期則因胎兒成長快速會伴隨出現腰痠、反胃、便祕、心悸等症狀,若症狀嚴重時,建議可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改善方法。  懷孕初期常見的不適症狀包括:1. 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