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毒品濫用 13縣市齊心啟動防治

青少年毒品濫用 13縣市齊心啟動防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當前毒品現況與困境,行政院頒定「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毒品防制是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齊心協力,有鑑於此,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特於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辦理「107年愛從家庭出發-青少年藥物濫用與新興毒品防制論壇」,共有13個縣市參與,特別結合醫療、司法、教育及學術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毒品防制策略議題。

混合毒品成分雜 第三級毒品施用增加

根據我國「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顯示,近10年共檢驗出130種新興毒品以合成卡西酮類、類大麻活性物質等為主,國內濫用甲基安非他命件數攀升,目前新興毒品包裝亦多添加愷他命、安非他命、喵喵等混合毒品。

「管制藥品濫用通報資訊系統」107年2月寒假期間,學生濫用藥物以第三級毒品(愷他命、FM2、硝甲西泮)最多、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MDMA、大麻)次之,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三級毒品施用人數增加21%;反觀,第二級毒品施用人數則減少19%。

新興毒品新包裝 不肖業者濫販售

近年來,發現不肖人士將藥物中的化學結構製造出多種類新興毒品,將毒品仿常見食品:如咖啡包、果凍、糖果等新型態包裝,而國內新興濫用物質種類持續增加,且多種濫用物質混合使用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一旦流入校園或社會販賣給懵懂的莘莘學子,氾濫問題已衍生許多對社會治安的危害。

毒品防制有責任 專家學者齊探討

為此,論壇特地邀請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許嘉龍主任檢察官、衛生局陳怡局長、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歐陽文貞副院長蒞臨指導,並邀請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共同與會,論壇內容分為兩大主題「新興毒品濫用防制及緩起訴戒癮模式」、「青少年藥物濫用與家庭、校園及社會處遇」,分享青少年藥物濫用及新興毒品施用現況、預防模式及藥癮者之處遇策略等議題,期藉此精進各縣市毒品防制作為。

論壇也同時展示擬真毒品反毒教育區及毒品防制創意宣導海報,期望透過活動,增進大眾對毒品危害防制知能,以達到防範於未然目的,能以具體行動策略阻斷毒害,共同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建構「無毒社區 健康家園」之目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9)日新確診2名新冠境外移入,分別是緬甸籍漁工(第720例)與印尼籍船員(第721例),都在入境後居家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至今都沒有症狀。另外,第719例浙江台商患者,居家檢疫12天發病確診,外界質疑可能是本土病例,指揮中心強調在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癲癇患者約10至20萬人,7成病人只需使用1種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不再發作,2成5需要2種或多種以上藥物,5%為難治型癲癇症,須透過破壞性較少的手術來改善,迷走神經刺激器則是其中1種。 不過,迷走神經刺激器價格昂貴,造成患者沉重負擔,這次健保給付整組「迷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細胞治療法源《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稱特管辦法),今年有望再修訂,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計畫開放「異體細胞」有條件實驗申請,也會建立合格細胞保存庫,提供癌症病患預留化療前細胞,當作未來加強治療使用,未來也會更重視細胞治療病患追蹤。 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21歲的小甄正值大三,因實習時需經常接觸人群,最近發現兩側下巴常腫一團,多喝點水又會消下去,讓她擔心影響專業、羞於見人,檢查後得知是唾液腺結石造成唾液腺炎,她原本擔心術後頸部留疤,也害怕傷及顏面神經,經醫師建議「唾液腺內視鏡手術」,不僅順利取出結石,更讓她重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