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典型帕金森氏症 恐致無法行走

非典型帕金森氏症 恐致無法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去一些年紀較大的民眾,常出現手腳無力、行走困難等症狀,被診斷為頸椎壓迫所造成,但其實非典型帕金森氏症也會出現類似症狀,一不察覺就容易混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表示,有些病患在接受頸椎手術後,仍無法走路,改以非典型帕金森氏症藥物治療,終於恢復正常走路功能,提醒患者,若頸椎壓迫問題不嚴重,應請神經內科醫師進一步診斷確診,才能對症治療。

葉守正主任指出,許多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曾被誤認為是頸椎壓迫,造成無法走路。舉例來說,一位52歲男性病患,經影像診斷後發現,頸椎壓迫較輕微,應不至於無法走路,最後診斷為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服藥一周後,便可不用拐杖即可行走。另一位50歲的女性,被診斷為頸椎壓迫而開刀,但手術後更無法走路,改以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治療後,經持續服藥,已可自行走路。

非典型帕金森氏症與典型帕金森氏症,兩者最大的區別是肢體靜止性的顫抖,非典型帕金森氏症往往不會有肢體顫抖現象,但卻有行動緩慢、反應遲鈍、表情僵硬、手腳不聽使喚、身體平衡感變差、容易跌倒、焦慮等情形。以上症狀容易被視為老化、失智或頸椎神經等問題,但其實是一種腦部神經障礙疾病。

葉守正說,若是頸椎神經壓迫造成無法行走,最好的方式是開刀治療;若是罹患非典型帕金森氏症,可以藥物治療,免於平白挨刀。若是頸椎神經壓迫問題不嚴重,同時有非典型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可尋求神經內科醫師做鑑別診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8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上次量腰圍是何時?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近4成男性腰圍超標,逾6成國人半年沒量腰圍。55歲的黃先生,腰圍寬達93公分,年初因急性心肌梗塞差點丟了性命,他現在天天量腰圍、測血壓,就怕等不到陪女兒走紅毯、抱孫子。4成中年男性腰圍超標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事農作的賴先生,10年前得知罹患C肝,卻因擔心干擾素治療副作用無法維持工作,會為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堅持不願治療。直到去年才願意接受治療,就在順利完成療程後,發現肝臟有一顆2公分大的腫瘤;值得慶幸的是,發現得早,醫師立刻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現則定期回診觀察。為此,賴先生...

閱讀詳情 »

彙整整理/luckysadness、摘自/《強肌力教主彭淑美教你練核心肌群》(彭淑美著/康健出版)、圖片來源/康健出版 有氧運動的功效在於是否能有效提高中樞系統(呼吸、心臟及循環系統)的適應能力,因此每個動作(同一個時間如1、2拍內或3、4拍內完成的一個動作)若能牽動越多肌肉就越能有效刺激中樞系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因為飲食西化,以及工商社會過於忙碌,罹患胃食道逆流的人越來越多,經常會有胃液逆流到食道的現象,常出現胸口灼熱有如火燒心、咳嗽、口臭等症狀。對於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中西醫都有方法,但是往往很難根治。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目前則是正在進行針灸治療胃食道逆流研究;初步結果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