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面對胰臟癌不再束手無策 抽血檢測可提早發現

  致死率高達9成的胰臟癌,有「癌王」的稱號,在發病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難以被發現,多數情況下確診時已處於晚期階段,5年存活率只有8.5%。但最近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透過新式的血液檢查,可提高早期發現胰臟癌的機率,研究刊登在《臨床癌症研究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根據Van Andel研究所的科學家帶領的研究,透過血液組合測試的方法,能檢測出70%的胰臟癌,且錯誤率低於5%。這個研究的主要作者Brian Haab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此研究能與目前可用的篩檢方式結合使用,幫助醫生及早發現胰臟癌的高危險群並及早治療。

  2項血液測試主要是測量胰臟癌細胞產生的糖分。研究員表示,當2項篩檢同時使用時,檢驗出胰腺癌的機率更大,因為檢測可以互補,彌補另一項測試不足的部分。其中一項篩檢是目前的CA-19-9,檢測率僅有40%,對於已確診的胰臟癌或病情追蹤幫助較大,但不適用於早期篩檢。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透過結合新舊2種測式方法,用於篩檢和早期發現,可以提高檢測率,特別是胰臟癌高危險群;其中包括有胰臟癌家族史、曾罹患胰臟囊腫或慢性胰臟炎,以及晚年被診斷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人。

  Brian Haab表示,以互補型態使用這些測試,將有助於醫生更快速的發現胰臟癌並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機會。作者與其團隊正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確認組合測試的有效性。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衞生組織(WHO)今(12)日宣布,將去年12月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台灣方面會不會同步一併正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午給了答案,儘管會將正式稱呼其為「COVID-19」,但仍會簡稱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全民都怕病毒找上門,事實上,除了配合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之外,國健署今(12)日也特別整理出4撇步,建議民眾只需透過簡單方式,就能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研...

閱讀詳情 »

▲民眾若有聽力退化情形務必及早就醫。(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慢性中耳炎別輕忽!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提醒,根據研究指出,有別於65歲以前聽力退化者多為基因遺傳、突發性聽神經受損或中耳問題肇禍,65歲以後,約有3成患者都是因為早期慢性中耳炎未妥善治療埋下病根。...

閱讀詳情 »

無論是誰都可能有「進入照護機構」的時候 只要提到「讓失智症患者住進機構」,往往會出現「好可憐」或者「沒辦法做出這樣的事」之類的意見。雖然我無法全面否定這樣的想法,不過希望各位明白,有關失智症的照護,有些時候並沒有辦法兼顧人情與世間的道理。 從這層意義來看,無論是採取哪一種照護方法,都可能面對「必須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