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鞋子不合腳 當心雞眼找上門!

鞋子不合腳 當心雞眼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當腳底板皮膚受到長期的壓迫與磨擦,表皮為了要保護柔軟的組織,就會造成局部表皮角質增厚,形成厚繭。但若中間帶有透明的角錐核心,就要注意是否為雞眼了!醫師指出,姿勢不當或鞋子不適都可能造成雞眼,建議民眾保持肌肉彈性,對於雞眼的預防將有所幫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江裕陽醫師指出, 雞眼多好發於腳底或腳趾,中心部位具角錐狀核心,因此走路時會壓迫到神經,引起不適。造成雞眼的原因與個人走路姿勢、鞋子的樣式和大小都有關係。建議民眾避免不適當的擠壓,選擇合腳的鞋子消除外在壓力,以免雞眼越長越大,若受到病毒感染,恐導致病毒疣的成長。

坊間有許多關於消除雞眼的偏方,例如泡醋、拿縫衣針刺、敷阿斯匹靈等等,江裕陽表示,醋有軟化效果,因此雞眼泡醋確實有可能使它自行脫落;縫衣針刺雞眼有點類似放血,雖然也不是不可行,但必須注意病毒感染,造成更多的麻煩;而阿斯匹靈本身就是水楊酸藥物,具消炎效果,是較偏西醫治療的方式。雖然民間偏方具有根據,但每個人體質不一,身體狀況更不相同,若使用偏方,出現皮膚破損、流膿,需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江裕陽建議,正確的治療方式還是要先將雞眼軟化,並消除外在壓力。平時若是有運動的習慣,多動多走,保持筋骨的柔軟度與肌肉的彈性,對於雞眼的預防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多泡澡軟化角質,也是不錯的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失明是一般人的25倍,10年後發病率上升至6成,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升高至9成,糖尿病的高血糖會造成眼睛病變,例如眼底水腫、出血、嚴重時玻璃體出血都會發生。視力模糊才就醫 原來是糖尿病引起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過高、明顯感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0歲的黃姓老婦(化名),本身為慢性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患者,過去曾接受肝癌手術,近日在術後檢查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過高,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均無發現任何復發腫瘤;但後續幾個月胎兒蛋白指數仍不斷升高,為找出肝癌病灶,主治醫師安排老婦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在搭配MRI標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動脈高壓恐心衰竭 留意「喘、咳、血、腫、暈」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臟的癌症」,確診條件是肺動脈平均壓力超過25mmHg,長時間的肺動脈高壓會對右心造成很大負擔,極有可能導致心衰竭。常見5大症狀包括氣喘、咳嗽、咳血、下肢水腫、暈眩等,許多患者容易延誤一、兩年才確診。臺北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月12日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及輻射冷卻影響,各地天氣寒冷,今年寒流再三襲台,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持續提醒民眾注意保暖,特別是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做好防寒措施,以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千萬別輕忽低溫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機車族要保暖 注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